15′15″

视频 | 疫情之下 什么才是稳外贸的压舱石?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2022-06-03 23:02:14

疫情来袭、供应链阻滞、运费用居高不下、订单外流……近期外贸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4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4961.2亿美元,出口2736.2亿美元,同比增速较3月下降10.8%。其中,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6.5%。


重重压力之下,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还多的长三角如何突围?《中国长三角》栏目对话三位来自一线的业者。他们中有大型国企的负责人、私营企业主,也有来自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眼中,目前外贸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哪些。



物要流通 人要流动


“现在最大的困境,就是‘7+7’”。虞剑芬是上海塔汇针织厂厂长,她经营着一家专门从事外贸服装出口的企业,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在她看来,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的流通。他们在上海周边地区也有分厂,但人员离开上海就要在目的地执行隔离防疫,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管理和运营成本。服装行业利润本已微薄,每一分钱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继,对此亦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目前上海的空运、海运已经恢复了百分之七八十,“正在进入全面恢复的快速路”但仍继续努力。毕竟,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只有按时发货才能保住订单,只有保住订单才能留住客户”,也才有外贸企业的未来。现实地看,全面复工复产不仅是上海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需要长三角乃至全国共同协作解决的问题。



“订单东南飞” 没什么可担心的


从疫情暴发前期的行业整体数据表现,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类别是机电产品(包括电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占比达58.4%;其次是服装、纺织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近20%。从出口企业的类别看,民营企业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因此这些产品以及出口主体较易受到疫情的冲击。


此消彼长的却是东南亚这段时间的表现非常引人注目。比如服装制造行业,目前,越南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服装和鞋类供应商,越南多地的纺织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的第三季度。除了纺织行业,白色家电以及电子产品的生产也已经大规模向东南亚迁移。


对此,上海市进出口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颖认为,不能把产业转移简单地归因于人口红利的消失。相比东南亚,长三角仍有多个优势。比如,改革开放多年的长三角拥有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是东南亚国家短期内无法达到的。产业链包括了从原材料供应、模具设计到组装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数字化、高科技技术的支撑,多个环节、系统的高效配合,构成了长三角制造业的优势。另外,长三角拥有高水平的、灵活的技工队伍。这个队伍不仅包括农民工群体,还包括工长、工程师、研发设计人员等。这些人长期从事加工贸易等,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快速对全球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长三角各部门之间形成的协同互利,“已经产生了1+1+1+1>4的效应”。



产业链和核心竞争力 稳外贸的“压舱石”


困难切实存在,对手亦不容小觑。面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如何见招拆招,成为度过这段艰难时光的关键。就在这个礼拜,虞剑芬刚刚发走了三个集装箱的毛衣。疫情之下,她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三季度。秘诀只有一个,不接“简单的活”。在虞剑芬看来,简单加工对于目前的中国外贸企业来说,已经根本无利可图。对于他们来说,哪怕是“只在毛衣上加个口袋、装个拉链也好”。多一道工序就意味着排除了一批低端竞争对手。为此,他们也请来了专业团队设计打样,就是要提升自己的产品品质。


朱继东表示,中国拥有完整高效的产业链,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优势。此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重要,“当我们的设计能力、研发能力、材料工艺等不断提升,自然不怕找不到好订单”。前路漫漫,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我国外贸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或将持续经受考验。但无论如何,坚定信心、提升品质,始终是外贸生意的不二法门。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秦扬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