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5″

视频 | 视频|【交叉点道·核武第1集】原子弹究竟是福是祸?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邹琪

2017-05-22 21:42

1939年8月,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从他的欧洲朋友那儿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当时的核科学取得了新的进展,发现了铀235这个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进行"链式反应"。所谓"链式反应",就是用中子去撞击矿石,它就可以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可以不断进展,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就变成了一种爆炸。根据这种原理,就有可能制造出一种新型的炸弹。



而欧洲科学界认为,当时的纳粹德国,可能正在进行这样一个工程的努力。德国通过"慕尼黑阴谋",已经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而捷克斯洛伐克,正是一个富有铀矿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家就有理由怀疑,德国可能在加速发展某种新型炸弹。


于是,爱因斯坦就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虽然美国当时还没有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美国应该通过一个私有部门的鼓励,让大学更多地投入精力到核科学这样的一个研究上。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封信引起了罗斯福的注意,但由于美国还没有正式参加二战,所以当时整个实验还是在大学研究室这样的范围里进行。


核计划是如何诞生的?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于是,整个的核计划就开始正式制定出来,这就被称为"曼哈顿工程"。


图为橡树岭的电磁分离设施Y12,生产铀235的工厂。当时的曼哈顿工程是一个集合了世界精英科学家,集美国全国之力的超级工程


这个计划在美国政府当中,得到了巨大的优先权。当时美国采取了一种军事管理的方式,集中了大量优秀科学家,不仅是美国的科学家,还包括主要西方国家的科学家,都参与了这样的过程,动用人力超过10万,差不多有2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


美国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抢在纳粹德国之前,开发出这样的一个新型炸弹。这样的一个工程,一直持续了三年多时间,到1945年7月,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在7月15号这一天,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带,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十天左右,又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礁上,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第二次试验有一些不同,它进行了一些水下的试验。这样的一个过程以后,美国就掌握了对原子弹的一个技术。


1945年美国核试验


美国核武器研究受到质疑


1945年8月6号,美国在广岛投下一枚叫"小男孩"的原子弹,这个原子弹的设计当量有两万吨,实际当量是1.5万吨,它是一个铀弹,和美国试验的几个原子弹是不一样的。美国试验的几个原子弹,一开始设计的都是用钚这个原料做成的,它第一个在广岛炸的,反倒是一个铀弹。


"小男孩"原子弹


接着是8月9号,在长崎,美国又扔下第二颗原子弹,称为"胖子"。这是一颗钚弹,当量差不多两万吨TNT。这个是人类历史上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两次使用这样的核武器。


"胖子"原子弹


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反核的声音更加响亮,特别是像爱因斯坦这样著名的人物。1945年11月,爱因斯坦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说:"我认为原子弹可能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是一种福音,它现在就已经成为一种威胁了。"


还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写信给爱因斯坦,希望和他一起发起一个声明,向大家说明核战争的威胁。这也成为后来非常有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一共有11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这个宣言上签字。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我们可以看到,从1945年核武器诞生开始,一开始是为了反对纳粹德国,但是到它真正变成了一个现实之后,人们就发现,这样的一个核武器,可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大的威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邹琪 实习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