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申城逼近30年最低气温 科学家:减肥正当时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01-23 13:31

从今天(23日)午后开始,申城的气温将持续低于0℃,持续时间可能长达六七十个小时,直至下周周二。随着强冷空气的到来,昨天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申城近30年最低气温即将出现。


对于抗冻基本靠“抖抖”的南方人来说,这样大幅度的气温跳水绝对的一场“杯具”啊!


但科学家告诉我们,天冷也有好处,低温可以让脂肪迅速燃烧!神马?就是掉膘的意思?白花花的肥肉冻冻就不见了?


其实,我们的身体里不只有白色脂肪,还有一种棕色脂肪,它存在于锁骨、脊椎附近、心脏、肾脏等部分内脏中。因为蕴含大量线粒体和部分小血管,颜色看起来像是棕色。当我们感觉冷时,棕色脂肪就会燃烧,为人体提供能量。虽然人体中棕色脂肪的含量不多,但燃烧的效率极高,能快速为人体提供热量。那么问题来了,棕色脂肪从哪里来呢?


据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说,如果我们在较长时间里觉得寒冷,身体里名为Zfp516的转录因子含量会增加,这会促进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这一结论经过小鼠实验验证,关闭编码Zfp516的基因后,小鼠不再产生褐色脂肪,而Zfp516含量高的小鼠,即使和其他小鼠同吃高脂食物,体重增长也要少30%。


另有研究表明,寒冷还能让身体出现新的棕色脂肪。由白色脂肪转化而来的棕色脂肪可以称为白棕色脂肪,它与棕色脂肪不尽相同,但燃烧卡路里的能力一样很高。


既然棕色脂肪能够调控代谢,消耗热量,转化白色脂肪,科学家们极为热衷于研究将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的方法,试图找出对抗肥胖及其他代谢疾病的方法。


《细胞》杂志2015年底刊登的研究显示,寒冷能让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而细究其原因,肠道菌群的调控是因素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小鼠在低温环境中肠道菌群状态发生改变,而这一改变促进了脂肪燃烧、葡萄糖代谢,且导致了体重的降低。研究者综合其他发现表示,“肠道菌群能直接调整人体的能量平衡以应对低温环境”。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让小鼠在6摄氏度环境下生活10天,体重平稳,但肠道菌群已经发生了变化。然后研究者将小鼠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肠道中,这些小鼠的体重连续三周下降,身体里形成了大量棕色细胞。至于导致这一状况的究竟是哪一种肠道细菌 ,是科学家的下一个研究方向。


美国游泳健将菲尔普斯也成研究者的观察对象。据悉,菲尔普斯每日消耗1.2万卡路里的热量(普通人每日消耗热量2000卡路里左右),相应地摄入热量不少,但却没有长胖,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他在水中保持了低温,体内棕色脂肪消耗的缘故。


如果以上方法太复杂,还有一个办法——锻炼,过程简单而言,运动能激发鸢尾素的生成,它会诱导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


残酷的真相永远在最后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做空调间里的“沙发土豆”啦!


(看看新闻网记者:陈瑞霖)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