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视频 | 未成年人沉迷手游 为何充值容易退款难?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11-22 14:10

11岁男孩抽盲盒,10天充值4万元;不仅中小学生沉迷,六七岁幼儿也上瘾……最近,网易旗下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手游,引发了投诉潮。有多位家长向记者反映,自家孩子为了游戏里五花八门的皮肤和抽盲盒,瞒着家长多次充值。家长想要维权退款,却发现难上加难。



记者调查发现,《蛋仔派对》是网易游戏里一个闯关类的手游,界面很卡通,官方标注的年龄限制是八岁以上。其中却充斥着限量皮肤、盲盒等五花八门的玩法,当然,这些都需要充值才能获得。有孩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次进入游戏界面时,系统都会自动推出皮肤展示页面,还会提醒这些皮肤是限时销售,过几天就没有了。孩子一开始充值了100元,到后来就欲罢不能,越来越想充。类似的小学生、初中生玩家,单次充值就是上百元,有的还会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充值。


等到家长发现,想把钱讨回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游戏是通过网易官服下载的,网易的回复一般是,如果充值账号为实名成年账号,就无法进行退款。如果游戏是通过安卓或苹果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的,网易的回复就是,这是非官方渠道,退款需联系收款公司。这个时候,家长们如果再去找找华为或是苹果的渠道,对方也往往会把皮球再踢回来,说钱是游戏公司收的,退款要找网易。



网络游戏造成未成年人沉迷和大额充值等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那么,究竟谁该为未成年人玩游戏大额充值负责?


在多数人认知中,游戏充值与游戏运营商直接相关。此次《蛋仔派对》投诉风波中,有家长质疑,该游戏只要在登录时经过实名认证,无论后续多少次充值,都不再需要二次实名验证,仅需输入设备绑定的付款密码即可。这一做法疑似故意绕过了国家在2021年出台的“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严格落实账号管理”的规定。


与此同时,正如维权家长们所遇到的,退款难的另一个关键在于“渠道服”。所谓“渠道服”,即游戏厂商为实现游戏推广,与手机厂商或平台合作运营推广的定制版本,其游戏收益由游戏厂商与手机厂商或平台按比例分成。尽管在游戏内容方面没有差别,但“渠道服”登录的并非是游戏厂商的官方服务器,而是通过平台账号登录的渠道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渠道实名的账号,一键授权进入游戏。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后都会实名注册手机账号,这意味着,未成年人可利用家长的成年信息“一键登录”任何“渠道服”游戏,不需要再进行任何身份验证。记者注意到,“渠道服”的“自动授权”不仅成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漏洞,也成为相关方拒绝退款的“免责声明”,并把责任推给了家长。



充值容易退款难,这似乎已成为网络游戏行业的一种通病。而围绕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问题,家长和游戏厂商也往往站在对立面。


家长们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戏开发商、运营商和“渠道服”都是存在切实盈利需求的商业公司。以《蛋仔派对》为例,从沉迷的孩子的反映来看,该游戏的画风、玩法似乎是针对未成年人量身打造,结果也确实成功圈到了一大波未成年游戏用户、成为“爆款”,不仅成为网易游戏的中坚力量,还迅速在游戏市场刮起了一股模仿的风潮。


但是,过度诱导充值、诱导未成年人玩游戏,其实是违法行为。《民法典》中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专章规定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将于明年开始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则进一步细化了规定,在未成年人身份认证和单次、单日消费数额方面,都提出了更有针对性、更严格的要求。



不过,诸多受到约束的游戏厂商也提出,不应该将孩子在玩游戏时出现的问题全都归因于技术。家长或监护人如果明知未成年人存在绕过防沉迷限制的情形,也不应该免责。


对于防沉迷系统“失防”的问题,今年9月,上海市消保委曾公开发出三个“灵魂拷问”:游戏公司在设计防沉迷系统时,难道没有考虑过孩子会绕着走吗?如果孩子用家长的信息实名认证后,所有的约束都会失效,防沉迷系统不就成为了一个摆设了吗?在游戏防沉迷系统的规则制定方面,是不是应该更科学更讲究实效?



律师杨邹华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积极受理相关消费者投诉,并加大对违规者的惩戒和曝光力度,以此来约束游戏行业为了盈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游戏行业必须认识到,诱导未成年人网游、诱导过度充值,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用户、增加了营收,但最终会影响到游戏行业的社会形象。家长或监护人也应该加强教育和监督力度,告诉孩子在游戏时间及充值额度上都要有所控制,要避免通过购买成人账号等方式逃避管理,要避免盲目追求“升级”“过关”而陷入过度诱导充值的陷阱之中。


杨邹华说,从更深层次来看,游戏厂商和家长要从对立面上走出来,要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这件事上从深层次达成共识。企业在追逐盈利的同时,也要肩负起社会责任,要将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环境纳入考量范围,甚至主动为相关政策建言献策。比如,将游戏环节根据玩家年龄进行匹配和分级,什么年龄段完全不可以充值,什么年龄段可以在人脸识别、实名验证的情况下充值多少金额、多少次数等等。与此同时,家长或监护人也要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陪伴,不能将手机和游戏账户直接交给孩子,用这种方式来替代陪伴和教育,只会得不偿失。总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发挥合力。


(看看新闻Knews编辑:金梅 翟静 陈昱卉)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