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视频 | 视频|当电影遇上魔都⑥:看译制片的人越来越少 上译厂已成“昨日黄花”?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艳琳

2017-06-22 21:20

许多人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影片进入中国都会加一幅字幕“译制片”,而且都需要配音才能播映。但现在看译制片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更乐意看原版片。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来说说译制片的前世今生。


我们前几天红的《摔跤吧!爸爸》说这个印度电影还挺好看的。实际上50年代就不断有印度电影进来,那个叫《两亩地》也是在中国很轰动。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有《流浪者》也是印度电影,其实也都和《摔跤吧!爸爸》一样,都是印度最杰出的电影。当然也有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像美国的电影,欧洲的电影一直在中国都有放。这个文化交流的需要就诞生了上海译制片厂,那个声音听起来我们好亲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但是到90年代之后,新一代观众不愿意再听配音片了,译制片了。他希望看字幕,看原版,这个消费习惯改变了,就给译制片厂带来困难。


但是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大家,最近几年情况又发生转机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中国电影市场是扩张的速度非常快,很多过去那些比如说县级城市,小城市,他没有影院的,最近几年也有了。这些区域观众和我们的消费习惯不一样。比如说前几年的《功夫熊猫》,这个配音版的在上海没人看,大家都看原版的,但是在三四线城市,恰恰是配音版的更好卖。因为你让那些观众又看字幕又看画面他有点不习惯这种消费方式,另外一个角度,现在译制片厂还有一个职能,就是要把国内片子翻译成外文给国外观众看,反向的,就是文化既走进来也走出去。我前几年碰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我看到王丽萍老师,咱们上海的电视剧著名编剧,她的电视剧在手机上看到视频,那里面的海青几个演员在那里说非洲语。


其实这就是中国电视剧、电影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力证,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是通过译制片厂走到世界各国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艳琳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