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子午观潮】旅法华人的怒火背后,该反思些什么?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祎 毕俊杰

2017-03-30 20:02

【子午观潮】旅法华人的怒火背后,该反思些什么?


这几天,全法华人几乎都是在愤怒中度过的。


3月27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一旅法中国公民与警察发生冲突被打死案有关情况》 的通报,通报称3月26日晚,在巴黎19区,一名中国公民因与法国警察发生冲突被打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立即启动领保应急机制,联系法国警方了解情况,要求其尽快查明真相。
就是这短短的一段话,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那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的双方至今各执一词,死者家属质疑警察在没有示警的情况下无故开枪,而警方则说是因为死者试图持利器袭警,才将其击毙。两个说法相互矛盾,无法证实,事件似乎已经演化成了一起罗生门。


不少国人在为死去的同胞痛心的同时,也为这起悲剧中的种种不同寻常之处感到愕然。在人们心目中,法国本应该是一个自由、平等、浪漫的国家。但根据目前对事件的报道,明明是一起普通的居民纠纷,为何却有数十名警察出现在现场?为何动用的还是针对恐怖分子嫌犯才用的武器?法国警察这种过度敏感、草木皆兵的状态,不得不引发人们的质疑。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玲在接受Knews采访时就直截了当的表示,法国自由平等浪漫只是历史的印象,近些年法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接连受到大规模恐袭之后。法国刚刚通过的法律赋予了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更多的自卫权力,这本身就有一个安全的赤字在其中,一方面这些移民聚集区的民众得不到一个充分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警方警力也不够,安全形势又敏感,所以造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局面。此外由于权力上的不对等,华裔群体长期以来就对警察这种公权力有信任鸿沟,保持距离又安分守己,不善于维权。因此也不排除法国警察在这样的一种认知下选择性执法。



虽然事件真相还未水落石出,华人的怒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首都巴黎的亚裔社区因此事举行了示威抗议活动,并且演变成了暴力冲突,35名示威者被逮捕。后续更加和平的示威抗议活动依然还在组织和进行之中。金玲认为,这些华人团体的团结发声,是一个维权意识的觉醒,正像有些分析所说的,我们的二代华人已经越来越融入海外社会,知道怎样去表达意愿、去维权。通过这样示威的方式,唤起社会对华人可能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的关注,从而推动事件合理公正的解决,这是一个办法,但同时金玲也强调,这种示威一定要在法律的框架下,不要把示威变成暴力的冲突、变成华人和法国警方的对抗,暴力的激化是不利于事件的解决的。



单靠法国华人的抗议示威当然远远不够,事关中国公民利益,外交部也迅速做出反应,3月27日,外交部紧急约见法国驻华使馆负责人提出交涉;次日表示已经采取多项相关措施,继而中国驻法使馆发布也提出交涉,要求法方尽快查明真相,就事件给出公正合理的解释。


随着国家层面和法国华人们的共同作用努力,事件的风向慢慢发生了转变,不少法国媒体的报道出现了反转,巴黎警察总局局长向华界代表承诺将加速调查,涉案警察也已经暂时停职接受调查。


事件看似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背后依然存在着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近期国内外媒体就有不少分析直指海外华人的“沉默”。如今海外华人越来越多,但华人在当地的声音却很小,甚至被冠上了“沉默一族”的称号,也有人认为,正是由于华人的“沉默”,导致了类似针对华人的犯罪活动愈演愈烈。



在金玲看来,并不能说华人的“沉默”和针对华人的暴力犯罪之间有什么确切联系。但必须承认的是,华人群体确实不太注意社区建设,骨子里息事宁人,欧洲当地人眼中的中国移民也属于:从来不是麻烦制造者,但是也对参与和融入热情不高,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比起抱团的其它族裔移民,海外华人们更像是一盘散沙。但在西方社会里,运用所有合理合法赋予你的权力去维权,这是无可非议的。因此海外的华人群体确实要进一步加强联系,一方面是自己内部社区的沟通联系,另一方面是想办法和外部去联系和融入,要更加积极的参与所在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一种认同,才会避免避免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时代中国和海外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的领侨保护制度其实也在不断加强,可以看到现在我们中国公民到了任何一个国家,收到的第一条短信都是外交部的安全提醒短信,告诉你一些应急的电话和机制,让华人在遇到危难时第一时间与祖国联系。我们的国家利益在向外不断延展,在加强海外华人利益保护上,我们的国家也在不懈努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祎 毕俊杰 实习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