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⑥) ——如何坚持共享发展
时讯
人民网
2016-02-04 11:23:49
2015年7月24日,我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共同发布《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深入阐述了我国在减少贫困、防控疾病、普及教育等方面的骄人成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回顾千年发展目标实施这十多年,我国为改善民生所作出的努力,无不折射出我们党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和情怀。今天,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一 共享是发展的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让人民真正享有发展成果,共同过上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这30多年,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时期,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比如,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最大规模的养老保障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等等。
应该说,党和政府促进共享发展的努力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我们在共享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问题依旧突出。
比如,贫困人口规模还很庞大。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致贫原因复杂。
比如,民生改善的任务依然很重。优质教育资源还很稀缺,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未富先老,养老方面的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矛盾仍然突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等。
比如,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不小差距。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医疗资源、社保、医保等投入远低于城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失衡,水平差异较大。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牵着国运。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只盯着经济数据的起伏涨落,忽视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真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会透支社会发展潜力,发展就难以持续。今后,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
共享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升华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只有树立先进的理念,才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反之,就可能陷入发展误区甚至南辕北辙。只有坚持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才可能清晰可见、才不会迷失方向。因此,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升华。
二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我们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是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前提是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贫困户逐一摸底,搞清楚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建档立卡,实行动态集中管理,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而宜。
二是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核心是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让不同的贫困群众吃上不同的“政策小灶”,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 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三是精准落实。精准扶贫,关键是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确保政策到位、项目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位,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四是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最终是为了精准脱贫。在这方面,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脱贫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链接
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
三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启动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消息一经对外公布,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和热议,瞬间在QQ、微博、微信朋友圈炸开了锅。“生还是不生?”“什么时候生?”……类似的问题,给许多平静的家庭带来了喜悦和纠结。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通俗地讲,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政策公布后,有人说,单独两孩政策仅实施一年多,为何要急着全面放开两孩?其实,这不是仓促之举,而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当前来看,我国人口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一是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三是家庭规模缩小,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弱化。这些情况,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今后几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是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利时机。因此,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恰到好处、正当其时。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什么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后,预计2030年我国总人口为14.5亿人。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将客观存在。同时,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赋予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新的内涵。当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要实施好两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调控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
全面两孩政策何时开始实施?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两孩政策需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组织实施。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新法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各地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登记办法,符合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短期内会不会导致出生人口大幅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带来什么影响?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全国符合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今后几年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这是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我国在制定资源环境中长期战略规划目标时,已经为生育政策调整完善预留了空间。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的能源、粮食等供给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对资源环境压力略有增加,但不会影响国家既定资源环境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什么措施保障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2016年1月5日正式对外公布,明确提出了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一系列措施。我们将进一步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取消两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准确掌握生育信息,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同时,根据生育服务需求和人口变动情况,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链接
计划生育政策大事记
1.1971年7月, 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3.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4.199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贯彻落实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5.200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
6.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7.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8.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9.2016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四 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
这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于改善民生,一项项民生举措不断出台,一个个政策礼包不断送出,一批批惠民工程不断实施,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后,必须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健全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扎实稳步地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关系老百姓的“饭碗”,是天大的事,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一方面,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需求”,又推行终身技能培训,改善劳动力“供给”,化解“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强化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搭好创业平台,强化资金扶持,彻底打破就业、创业市场上的壁垒与身份歧视,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教育乃民生之基。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政策措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千家万户。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收入乃民生之源。“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太大,不仅拖慢全面小康进程,甚至还影响社会稳定。事实上,也只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缩小收入差距,必须在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条件下,通过“扩中、提低、限高、打非”,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个人税收制度,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社保乃民生之依。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网,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依旧比较突出。“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在这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统筹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相关制度的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健康乃民生之向。“奔小康,盼健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与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健康服务。此外,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微评
◆实现全面小康“不让一个掉队”,共享发展成果“一个都不能少”。
◆改革和发展,就是要让人民受益,没有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改革发展就没有意义。
◆全面小康要做大蛋糕、补齐短板、把底兜好、把网织密,在新征程中留下民生改善的深刻印记。
◆生儿育女不仅仅是家事,也是国事,事关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
权威声音
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袁贵仁(教育部部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的目标,才能确保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五 在共建中共享
有的人一提到民生问题,无论是扶贫脱贫、农村致富,还是就业、住房等问题,认为全部都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惯性思维就是坐等靠要。其实,民生事业是亿万群众自己的事情,共享发展不是坐等“分果果”,而是要共同参与、人人出力。
从世界一些国家陷入“高福利陷阱”的教训,我们也可以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如欧洲一些国家,政府提供了一整套社会保障措施,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号称完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结果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民众工作效率降低,社会活力、创造力大大减弱,高福利拖垮了经济,引发债务危机。
实现共享,必须共建。我们党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一直强调社会建设要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思路,就是强调改善民生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我们必须按照这个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心协力推进民生工作。
健全机制。大家的事大家办。共建共享,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形成国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多方参与的有效机制。要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多样化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互助、志愿服务。同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
营造环境。共建共享,需要创造平等宽松的环境。为此,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搭建更多平台,疏通上升渠道,让人们的创造活力迸发出来,使大家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比如,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降低全社会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有利环境。
依靠自我。改善和保障民生,人人可为、人人必为、人人受益,每个人都应该将其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共享发展成果,绝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大脑、劳动的汗水,努力拼搏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天下大同,和谐小康。”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才能凝心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坚持共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才能让13亿多中国人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