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专业造假十余载!不用抵制 日本制造已自废武功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7-10-12 18:55

曾经,日本制造有口皆碑,日本电器风靡中国。犹记得二三十年前,谁家里有台索尼或松下的电视机,都会忍不住向亲朋们炫耀两句。虽然近年来,日本制造早已不复当年,但是爆买日本电饭煲,抢购日本马桶盖之类的新闻依然时有耳闻。

然而,就在这两天,日本制造的高品质形象遭遇重创。百年老店神户制钢长期造假的丑闻震惊了全日本,冲击着无数消费者的心理底线。



10月8日,始创于1905年的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承认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流向市场,而且这样的作假行为从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神户制钢的造假行为时间之长让人震惊,其波及企业数量之巨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由于铝和铜在制造业领域使用广泛,是制造汽车、火车、飞机的重要材料,所以神户制钢这个猪队友真的是坑惨了一众日本企业,可谓一家造假,全行业抓瞎。

受到造假牵连的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斯巴鲁、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新干线和波音公司等等一系列赫赫有名的世界级企业。此外,日本自卫队的武器装备中,也使用了问题铝、铜制品。


神户制钢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造假丑闻,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日本产业界经历巨震,也让消费者们对于日本制造的信任度跌落谷底。

其实,此类造假事件,在日本企业界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例如,世界三大安全气囊公司之一的日本高田公司生产的汽车气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高田在15年前就知道此事,却选择长期隐瞒,最后不得不于今年6月被迫宣布破产。



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的“燃效门”造假事件。人们普遍认为日本车省油,实际却并非如此。三菱汽车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这成为三菱汽车自2000年隐瞒车辆缺陷以来的最大丑闻。

例如,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于上月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日产于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辆汽车。

再例如,2015年的东芝财务造假丑闻。东芝公司三任社长涉嫌财务造假,东芝随后不得不宣布变卖闪存业务以求自救。



日本企业为何集体“沦陷”,这不得不让我们疑问,日本产品怎么了?日本制造又怎么了?

其实,日本企业的大溃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过去的20多年中逐步发生的。我们可以从世界财富500强的榜单上窥见一些端倪。1996年时,财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20年后,到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将近一半。



由此可见,日本企业进入较为艰难的生存期。为争取利益最大化、守住市场份额,不排除部分企业采取极端手段或欺骗手段的可能,这也反映出日本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降低成本已经取代提供高质量产品,成为一些日本企业的首要目标。

日本企业管理层为降低成本绞尽脑汁,自然也导致了制度上的腐败。问题铝和铜能够进入市场,甚至能够出现在自卫队武器装备中,都是制度存在漏洞的明证。

比如,日本防卫产业只与有特定资质的公司做生意,这必然导致竞争环境封闭,有资质的公司为降低成本提供问题产品蒙混过关。日本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形成搞内幕交易的风气,客户对产品质量缺乏长期监督,对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压价,后者则因受到压力放松了品质要求。

此外,日本社会近年来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难题,这直接导致了日本企业劳动力成本高企,人才减少,而企业产品的质量把关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没有人力投入,质量怎能把关?所谓质量质量,没有人口的数量,哪来人口的质量,更谈不上产品质量。

再次,日企造假跟日本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新华社发文指出,日本的"隐瞒文化""篡改文化""歪曲文化"正在日本各界弥漫。以安倍夫妇卷入的森友学园丑闻为例,不仅首相官邸和自民党上下拼命掩饰,日本财务省的相关知情部门也在隐瞒、篡改乃至销毁对安倍夫妇不利的证据。



神户制钢丑闻或许只是日本企业跌落神坛的冰山一角,随着日本经济的衰落,日企造假事件或将层出不穷。

像神户制钢这样的日本老牌企业也许心存侥幸,以为即便产品质量下降,也可以凭借过去积累的声誉把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然而,问题一旦爆发,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

神户制钢丑闻为整个日本制造敲响了警钟。套用“权游”的一句话来说,日本制造的“冬天就要来了”,那么,你还会傻傻地为日本制造买单吗?

(编辑:章一叶 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