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治国理政地方谈】人水和谐留住绿水青山

时讯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6-06-17 14:17

眼下正是国家级珍稀濒危鸟类朱鹮的繁殖期,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中心里,300多只朱鹮宝宝陆续诞生。再过10多天,这群朱鹮宝宝就会离巢展翅高飞了,它们栖息的这片原生态河流湿地,现在已随处可见。在56万亩的保护区内,湿地占了近一半,丰富的小鱼、小虾、泥鳅。。。吸引着一千多只野生朱鹮在这里觅食、栖息。

看着这番生机盎然人水和谐的景象,你可能想不到就在上世纪80年代洋县朱鹮保护区建立之前,仅仅只有7只朱鹮在此生存,此处也成了朱鹮最后的栖息之地。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懈地保护,朱鹮不仅种群扩大,而且从陕南迁徙铜川。——2014年4月30日和5月1日,中国首次在秦岭以北地区野化放飞的朱鹮中有一对朱鹮在铜川先后顺利孵化出两只朱鹮宝宝。这两只铜川籍小朱鹮的破壳诞生,标志着我国已经取得秦岭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下朱鹮野生繁育的成功。当然,它也是“煤城”铜川加快转型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见证。更可喜的是,今年朱鹮野化放飞还将继续北延,推延到陕北高原。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比大熊猫还要珍贵。过去由于环境恶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上世纪80年代,鸟类学家才在洋县秦岭南麓发现唯一的7只野生朱鹮种群,被称作“秦岭一号标本群体”。朱鹮是与人亲近的鸟类,有人的地方才有朱鹮,也只有依靠水田、池塘中的小鱼小虾等,才能够生存下来。曾经,农民为了灭虫增收,大范围喷洒农药,这对朱鹮觅食影响不小。为了保障朱鹮有足够存活的口粮,陕西建设“湿地人家”,与农户们协商,由政府用现金补偿方式,弥补他们不打农药的减产损失。同时,发展种植无公害“有机水稻”“有机蔬果”,增加农民收入。这样一来,朱鹮和“湿地人家”又成了融洽相处的邻居,自然也呈现出“东方宝石”一次次划过天空的靓丽。

作为内陆省份陕西,湿地资源本就匮乏,但治水从“人水和谐”入手以来,大大推动了湿地的恢复与保护。截至去年底,陕西湿地保护与恢复超过16.4万公顷,包括试点在内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总数达到31个。随着湿地数量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朱鹮生存空间必将大大拓展,生存环境必将大大改善。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美丽中国是“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内涵。习近平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清晰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故此,不仅陕西,全国都要为建设保护绿水青山,作出持续不懈地努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