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中国自主研发万米级“彩虹鱼”深渊探测器成功探底全球最深海沟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冷炜

2016-12-29 17:19:42

无人深潜器ARV


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深渊中心)和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公司(彩虹鱼公司)组成的深渊科学考察队,目前正利用自主研发的三台全海深探测器(着陆器),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00米深处进行一系列科学考察工作。 今天,科学考察队正式对外宣布,我国自主研发的三台万米级全海深探测器,都已成功探底万米级深渊,这也标志着中国科学家探索“人类未知的深海世界”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此次科考活动主要是针对西南太平洋范围内几条6500米以下的深渊海沟开展系统性地科学普查和深海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共历时三个月。


确认1号着陆器马里亚纳海沟布放GPS位置(新华社岑志连拍摄)


12月3日,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乘坐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从上海起航,抵达南海进行科学考察后,穿过吕宋海峡前往西北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彩虹鱼”着陆器的万米海试。


2号着陆器获得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底沉积物样品 ( 新华社岑志连拍摄)


据崔维成在每天发回来的“海试现场日报”中介绍,“张謇”号于12月25日抵达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挑战者深渊”(北纬11度22分、东经142度24分),受今年第26号超强台风“洛坦”影响,作业海域海况很差,风力较大,浪高大于2.5米。但科研团队人员抓住有利的“时间窗口”,于25日下午成功布放了“彩虹鱼”1号着陆器,26日顺利回收,并同时布放了2号着陆器和3号着陆器,均于27日顺利回收。


着陆器团队在2号着陆器前合影 ( 新华社岑志连拍摄)


“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主要由浮力系统、抛载系统、电控系统和水面通信系统组成。三台着陆器各有分工,1号着陆器主要用于海下拍摄,2号主要用于沉积物取样,3号主要用于诱捕宏生物。根据CTD的数据显示,三台着陆器的布放深度均超过了一万米。


科考人员正在提取2号着陆器获得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底沉积物样品(新华社岑志连拍摄)


令科研团队人员意外惊喜的是,三台“彩虹鱼”着陆器还“超额”完成任务,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进行海试的同时,还采集到了非常宝贵的深渊宏生物、微生物、海水、海底沉积物等科学样品,并拍摄了大量的海底影像资料。其中,3号着陆器立下大功,共捕捉到深渊生物端足类103只。这也预示着由我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研制的万米级着陆器完全达到设计目标,具备了在万米海深开展系列科考作业的能力。


3号着陆器采集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底端足类深渊宏生物2( 新华社岑志连拍摄)


科学界一般把海洋6500米以下的区域称之为“深渊”,深渊区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尚未开发的区域之一。深渊区代表了一个人类未知的海洋生态系统,对深渊区域的无知,会妨碍人类做出正确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决策。因此,尽快开展深渊海沟的探索,增加对海沟生态系统的理解,在陆地资源日趋枯竭,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即将到来的今天,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 而人类去探索深渊区,需要海洋高技术装备的支持。全海深着陆器、无人深潜器和载人深潜器是科学家最期待的深海科考装备。 但由于技术和资金上的挑战,目前国际上非常缺乏。美国、日本、英国曾经分别研制出过全海深的无人深潜器和着陆器,但现在可用的已很少。本次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3台全海深着陆器和1台全海深的无人深潜器,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全海深无人深潜器技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时拥有无人深潜器和多台着陆器协同作业能力的国家,为全球科学家开展深渊海沟的研究作出重大的贡献。


3号着陆器布放至舷外


目前,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国家支持+民间投入”“科学家+企业家”的创新模式,正在联合打造世界上第一个万米级“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由科考母船“张謇”号和三台万米级着陆器、一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一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共同组成。


2号着陆器和3号着陆器试验前准备(图片来源:新华社随船记者岑志连拍摄)


根据设想,未来每到一个新海区,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将充当“探路先锋”,首先对海区进行大面积搜索,确定研究海域,摸清海洋环境的基本参数。然后,三台全海深的着陆器带着诱饵,“潜伏”在相应海域,执行深海拍摄和抓捕海洋生物等任务。最后,科学家才驾着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下到海底,完成“手术刀”式的精细定点作业。


三台“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成功进行万米海试,不仅标志着我国万米级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的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科学家探索人类未知的深海世界,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此外,搭载着一系列科考设备的科考船张謇号,也是我国首艘民营全资的科考船。今年9月底刚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首航,并在南太平洋等区域完成了一系列的海试工作。除了配合科学调查外,张謇号还可运用于海洋工程、旅游观光等,而张謇号模式,也为民营企业参与中国科研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编辑:王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