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大渡河畔二度“长征”:安顺乡的脱贫之路
时讯
新华网
2016-09-11 20:31:24
9月10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四川站)在成都正式启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果说红军选择长征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么当下脱贫攻坚就是一场新时代的长征,为的是民富国强,任重道远。改革开放的今天,红军长征曾走过的地方又在发生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攻坚:一场新时代的长征
1935年5月,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中游南岸,距石棉县城11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区,历史的车轮在这里深深地轧下了永不消失的印迹。中国工农红军正是在这里强渡了大渡河,让安顺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以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被载入史册。
80年前,长征的胜利结束,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看到了这群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钢铁洪流是不可阻挡的。80年后的今天,当长征成为教科书上的知识和少数人的记忆时,一场名为“脱贫攻坚” 的“长征”正走在新时代的路上。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早在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当前,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只有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才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脱贫攻坚:不只是一个小目标
安顺场少数民族占比近三成,是典型的中高山少数民族贫困村,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普遍不高。
据安顺乡乡长史呷介绍,2008年以前,全乡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一番,已达到9300多元,而安顺场所在的安顺村人均年收入甚至达到9700多元。今年第二季度,全乡人均存款已超1万元,全乡总存款数近1亿元,史呷坦言,这些数额还只是乡亲们在乡上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情况,并不包括县城商业银行的存款数据,实际并不止于此。
是什么改变了这个贫困的小山村,让曾经的革命老区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其实,脱贫攻坚对于安顺乡来说并不是一个“小目标”,用史呷的话说,“既要扶上马,又要送一程;既能除病痛,又要斩断根”。
具体而言,通过与企业合作,动员有劳动能力的人到工业园区务工,做到“扶上马”,再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达到“送一程”的效果,由此在一人务工的情况下基本能解决一家人脱贫的问题。
政府对当地的补贴资金,如退耕还林资金等,则是一项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能让乡亲们摘穷的帽子,做到“除病痛”。在此基础上,教育、鼓励学生读书,则成为斩断穷根的有效途径。史呷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今年安顺乡高考成绩在大学本科以上的有28人,在全县16个乡镇中占了十分之一。全乡彝族大学生有15个,占全县40%左右。
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史呷,通过自身的求学经历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也对此寄予了厚望。
贫困人口不脱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存在“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无法圆满“收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完全无从谈起。“扶上马”、“送一程”、“除病痛”、“斩断根”,寥寥数语,转身的安顺乡正在用自己践行的成果为我们提供创新扶贫开发的新思路。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