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老上海弄堂里:修棕绷、弹棉花

时讯

看懂上海

2018-04-26 14:39

回想老早住在上海弄堂里的日子,虽然不像现在住在高层住宅楼里这么现代,但也是要什么有什么,生活还是很方便的。老城厢里人和人的距离更贴近,小孩子们就前弄堂后弄堂穿来穿去,开心得不得了。



以前弄堂里很热闹,各种各样的行业、各种各样的小贩都有。而有两种常见的情景,现在不大看见了,一个是修棕绷,一个是弹棉花。


修棕绷是要大兴轰的

棕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据考证它的发源地是临安(今杭州)。棕绷的制作工艺独特,用木头做成框架,然后用棕丝加工成的棕线密密地串编成床面。棕绷床有很好的韧性,受力均匀,软硬适度,又防潮通气。



对于老上海来讲,修棕绷的小贩跟其他在弄堂里进进出出的小贩不一样,其他修伞、磨刀、生铁补锅子的人有不少,但修棕绷是需要大兴轰的(上海话,意思是声势浩大地做一件事)。


大兴轰之一

准备工作很大


以前的人住石库门房子,住在楼下还好,如果住在二层、三层楼,这个棕绷要搬下来就是很大工程。



还有住在阁楼上的,二层楼上面搭个阁楼,棕绷搬上去也很吃力。“用两根竹子放到下面垫好,再从下面推上去,上面接好绳子,再拉,拉上来,在竹竿上滑上来,滑到二层楼,真的大兴轰。”


要修棕绷的话,就要把它搬下来,以前石库门房子,楼梯都比较狭小,而且很陡,所以大的家具,像大橱、棕绷,都要从窗口吊,还没修,已经大兴轰了。


大兴轰之二

摊下来的场地要大


一个棕绷最起码四尺半,家里没办法修,没地方,那时候家里实在小。修棕绷需要的排场大,像以前石库门的弄堂,一般弄堂中间有个凹进去的地方,把棕绷摆进去不影响人家进出。如果说这家人家有天井,相对说起来就好一点。



修棕绷对场地要求的苛刻之处在于,它不能靠在边上,必须要空开一点,因为四面要可以走人,不能靠壁。一根线传过去,四面要走人,所以一定要离开墙壁一点。那么场面比较大了。


大兴轰之三

开销比较大



那时候,比如家里碗坏了,补一补;生铁补锅子,补一补;削刀磨剪刀,磨一把剪刀几分钱。但是,修一个棕绷总归要10块钱朝上了。这时候10块钱很多很多了,一张“大团结”拿出来很厉害了。修棕绷几乎等于花掉三分之一工钱,所以上海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大肯去修。能够绷就绷一绷,所以叫棕绷。一定要睡到这个棕绷荡下去,像一个元宝,早上人爬不起来了,没有办法,一定要修了。


小孩子最喜欢在棕绷上跳


一位老上海说:“我小时候睡棕绷,当时比较穷的人家还没有棕绷,是睡木绷。棕绷一定要绷绷硬,一定要上去有弹性,这个灵的。我小时候到奶奶家,就在棕绷上面跳,大人说不能跳不能跳。”


大约是1956年,苏联大马戏团到上海演出,爸爸带着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他去看,有个节目是小丑演蹦床飞人,弹得很高。回到家他也想试试看,就把棕绷当蹦床,结果天花板没碰到,地板倒碰到了,他摔下来头上摔了一个包。

那时候修棕绷没有店家的,都是小贩自己喊广告,这个广告词很多人都还有印象:“阿有瓦额棕绷修伐,阿有撒瓦额藤绷修伐”,这个词一定有上下句,一句上一句下,搭起来,一听知道修棕绷的人来了,而且喊起来一定带点口音。



修棕绷的人基本上都是个体户,一般装束都是这样:背个工具包,包里有木枕头、小榔头、一根铁钳子、一个凿子,还有一个用来穿线的当中留孔的尖尖的东西。因为棕绷比较大,需要两个人担当上手跟下手,师傅在这面,徒弟在对面,把这边的线挑到对面去,对面徒弟一根线拿着,马上这边钩一钩,这根线再拉回来,一二三四,这个线就来回可以绷了。


修棕绷的工具


现在很少能听到修棕绷的叫卖声,这个职业在上海几乎要消失了。在鲜有的摊子里,有一家夫妻店,门面不大,夫妻两个人没有请帮手,生意还是蛮忙碌的。


好的棕绷是织出图案的


做一个新的棕绷床时,在穿棕线之前,先要把它们在水里浸一浸,增加棕线的韧劲,这样穿起来更牢,弹性也更好。从一个空的木架子到一个弹性非常好的棕绷床,要穿三层线。第一层先用尼龙绳打底,然后再穿棕线,最上面铺一层藤绷。棕绷最考究的就是棕线,一个棕绷床要用掉十七八斤棕绳,穿起来要花三五天时间。用现在的话讲,这种纯手工打造的床,才是最值钱的。


弹棉花也要大兴轰


棕绷修起来大兴轰,这个绷还没睡上去,上面要盖的就是棉花胎。棉花胎睡的时间长了要弹的,弹棉花也要大兴轰。



弹棉花也是一门古老的行当,在老上海,这一类手艺人可以走街串户,随到随做,也可以租一间门面固定揽客。据记载,中国的元代就有了弹棉花这一行业。因为是一个亲民的、联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操此行业,不过在上海基本已消失,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弹棉花一是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大,之前家里的大人早做准备,检查一下,这两条被子不行了,板结了,棉花胎像笋干一样,硬硬的睡上去不舒服,不暖和,而且颜色都从雪白的变黑了,那么就要准备拿出去弹了。


一位老上海说,“我们年轻时候,结婚都要棉花券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棉花胎。一般弹棉花不会只弹一条被子,家里面几条被子,父母都准备好,顺便一起弹了。往往三条被子弹成两条,因为有损耗,一个是损耗,另外还有些板结了,有的棉花不能用了,弹不开了,有些弹了之后飞掉了。因此说三条并成两条了。但是人家都知道的,比如这个小高师傅弹得好,人家都来请他。一看这个场面就知道了,小高师傅很灵的,弹棉花弹得很好,很松,盖在身上很舒服。一传十十传百,四面老百姓都知道了。很远的路也会跑过来。”


现在住弄堂的人也少了,不太看见有人搭一个棚弹棉花。当时在这个弹棉花的棚里,的确是尘絮飞扬,而且是四面飞开来。用的工具有一张很长的弓,基本上要四五尺,当中有一根牛筋,这根牛筋蛮牢蛮粗的,背心上面还有一根很长的竹竿,把这个弓吊起来,棉花全部铺好。



弹棉花的师傅一手扶着弓,手里拿一个锤子(榔头),敲在那根牛筋上面,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那敲出来的声音蛮好听的。这样按照一个节奏一直敲,敲得牛筋在棉花上面跳,棉花都放在纱布上面,到结束的时候纱布把棉花包好,还有一个像烧饭的铁锅子盖头一样的锅盖,把棉花压下去,然后绷线。



绷线有讲究,分两种,一种情况如果你跟师傅说,这条棉花胎我女儿出嫁用的,他是用红绿纱线帮你绷,比较喜庆的。另一种就是一般家里用的老棉花胎,用黄白的纱线、蓝线都可以,不讲究了。弄好以后,纱线绷得像网格一样,弹好的棉花不会飞出去,形成一条棉花胎。


棉花胎的数量显示出嫁妆的档次

以前,一般人家嫁女儿四条被子起码的,这还要被人家讲。运嫁妆弄堂里大家要看的,要数,几条被子,张家长李家短,要比较的。痰盂罐,子孙桶,样样都要,樟木箱几个几个。棉花胎的话八条算过得去。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人结婚,小姑娘要准备好自己的嫁妆。最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樟木箱,八条新的棉花胎,从一斤半到八斤的,可以盖上二十年,还有各种颜色的缎子被面,大红大绿,喜气洋洋。



其实那会儿弄堂里面娱乐生活比较枯燥,所以吃好晚饭大家总归在弄堂里面,乘凉也好,兜圈子(散步)也好。如果弄堂里来个弹棉花、修棕绷的,人家都要围观了,这个热闹了。摊子摆出来大家都要来看。师傅在弄堂里也要待一段时间,今天张家请他修,明天李家请他修。弄堂连成片,一家有什么事,整片弄堂都知道。比如谁家今天吃了个白斩鸡,那就是大事情了。

以前上海有一句歇后语——六月里嫁囡,覅棉被(面皮)。意思是说,六月里天这么热,不需要盖被子了。然后从这句话引申出去另一层意思,是指如果还没结婚女方怀了小孩,到天热起来就藏不住了,只能结婚。所以以前是不大有人天热结婚的。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