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揭密川地建筑工艺的“营造法式”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彭晔 游明灵
2021-12-27 15:54:02
经过6年的艰辛酝酿,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科普系列短视频第一部《川地建筑的“大木作”》今天火热出炉。这部6分钟的短视频作品,将向观众展示四川传统建筑营造工艺中的绘图、开杖杆、画墨、讨签四种濒危工艺。
抢救性记录古建工艺 6年走访工匠近300人
宋代李诫创作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学著作的瑰宝,然而在民间,还有很多由工匠口传心授、秘而不宣的“营造法式”,例如,木构房屋建造过程中,掌墨师所掌握的各种核心技艺。近年来随着老匠师的逐步谢世,营造技艺也面临“人亡技绝”的艰难境地。
匠师王珍文是四川地区技艺最精湛的木匠之一。2015年夏天,在开展四川地区传统建筑大木工艺调查之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文博馆员赵芸得知成都市大慈寺正在新建一幢厢房,立刻赶往现场。在工地,王师傅侃侃而谈,介绍了穿斗建筑的名词术语、施工工序和建造技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王珍文的相遇,启发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四川地区的工匠名录,自2015年起,在开展修缮设计工作的同时,走访工地、访谈工匠,从中筛选出技艺精湛的掌墨师10余人,逐一进行跟踪记录,以抢救性地记录濒危四川传统建筑营造工艺。
2020年,赵芸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四川传统建筑营造工艺及其文化价值研究(20CG187)”。2021年,课题组开始进行“川地传统工艺系列片”的拍摄,希望能通过一组短视频记录展示大木作、竹编、工具、灰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形成系统的视频记录,为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王珍文是这次视频拍摄的首位四川工匠。“在2021年的拍摄现场,再次通过王师傅的介绍,我们廓清了构件制作、构架组装、上梁、屋面椽子安装等大木营造的全部工序。在拍摄过程中,王师傅逐一向我们展示了掌墨师一直秘而不宣、讳莫如深的‘看家本领’——绘制图纸、开仗杆、画墨、讨签,这是大木作最为隐秘且核心的技艺!”赵芸介绍。截至目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对建筑实体的调查已覆盖四川大部分地区,共计跟踪记录工地100余次,访谈掌墨师40余人,走访工匠近300人,收集访谈影音资料近600小时,有关成果正在陆续发表中。
解密工匠“看家本领” 呈现大木营造全部工序
该片经过近1年的筹备,推敲剧本、打磨脚本、联系工地、选择工匠、进场摄制、后期剪辑,近日,“川地传统工艺系列片”的大木作、竹编两部短片终于杀青。
开篇之作“大木天工 栋梁匠心——川地建筑的‘大木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构件制作、构架组装、上梁、屋面椽子安装等大木营造的全部工序,并首次向外界揭示了绘图、开杖杆、画墨、讨签这四个掌墨师一直秘而不宣、讳莫如深的“看家本领”。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从选料、断料、构件加工、构架制作到小木装修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这套体系依靠工匠之间的口传心授得以世代延续。传统建筑营造工艺是施工过程中的若干流程性操作,使用传统的图像、文字等方式难以准确全面地对其进行记录,因此,该调查需要借助影像形成更为直观有效的成果。我们希望若干年后,这些记录和研究能够告诉后人,一座房子是如何盖成的,让后人能够从营造工艺中发现中国传统的智慧、匠心。”赵芸说。
“作为一个根植于地方古建筑保护的科研机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四川地区古建筑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为全面掌握灾后文物建筑情况,便开始着手调查研究四川地区早期(元、明)建筑近百余处,并分卷出版调查报告。目前,《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第一卷已出版。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形制结构的研究,解答了四川建筑‘是什么’,而这些建筑‘如何造’以及‘用什么造’则需要通过传统建筑营造工艺和建筑材料的相关研究来解答。”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所长余书敏介绍。
余书敏表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十余年的古建调查研究历程,运用了人类学调查、建筑考古研究、遗产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方法,目前在早期建筑调查和传统工艺调查两个板块已初见成效,“除此之外,未来在古建复原、数字化建档、永续利用、社教和研学方面会有更多的成果跟大家见面,为四川地区珍贵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我们的当代实践。”
(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彭晔 游明灵 实习编辑:张钰)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