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子午观潮】深改组1000天②:改革的“梁柱”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孙悦 李丹 周劼

2016-09-27 00:50

回顾深改组的1000天,法治是个颇为显眼的词汇。它不仅是历次会议都涉及的内容,也是讨论最多的议题,从深改组通过的162份文件来看,法治领域改革类文件高居第一,共计49件,占总数1/3,比数量排名第二的经济体制改革类文件多了122%,也高于文化体制改革类文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类文件的总和。而从关键词数量上看,在27次会议的官方报道中,相比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纪检监察关键词,法治类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是最高的,关键词"司法"出现了97次,"依法"出现了71次,"法律"出现了60次,"法治"出现了50次。



为何深改组这一统筹改革的机构会如此聚焦法治话题?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认为,法治可以说是深改组1000天的主线,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思维,任何改革和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等都需要用法治思维去统筹。而围绕着法治领域的相关改革,深改组也是做出了具体部署,主要围绕司法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司法权运行机制,推动人权司法保障三大方面进行,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视频】任何改革和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等都需要用法治思维去统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要走什么样的法治之路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等重大问题做了系统阐述,全面依法治国的角色和作用日益凸显。而对于依法治国,深改组从开始就早有定计,在深改组第二次会议上,习总书记用“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为改革定调,破局的发力点呼之欲出。


49件法治领域改革类文件,涵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方面,这当中,关于推进司法改革的指导文件多达30件,占比63.8%,内容涵盖立案登记制、公益诉讼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以及上海等地司法改革地方试点等数十个方面。舆论认为,这显示出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突破口,已经步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正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改革目标和明确要求高速推进。



深改三年,司法体制改革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已经成为全面深改的“骨干工程”,例如,立案登记制改革让“立案难”成为历史,司法责任制让法官有权不“任性”等等。陈卫东在评价这些司法改革取得的成就时,用啃下“硬骨头”来形容,在他看来,员额制改革是司法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动了一些人“利益的奶酪”。它和司法责任制一起,都被称作是司法改革的“牛鼻子”,真正把办案权利还给了法官检察官,让他们有职有权有责。而未来如何让老百姓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重中之重,因此,去司法行政化、加强对法官的制约和监督应该是接下来司法改革的发力方向。


【视频】公正司法是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路中,法治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之一,他将改革和法治视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对此,陈卫东认为,任何改革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才更加有序规范,而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完善我们的法治,真正建立起公正、高效、权威、科学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头三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三年"。全面依法治国,就是深化改革这间大厦的房梁和立柱,柱立则墙固,梁横则屋成。经过1000天的设计、搭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厦夯实地基,确立框架,在陈卫东看来,改革已经完成谋篇布局,下一步各部门应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落实,保证所有改革进入扎实施工的高峰期。


【视频】改革已经完成谋篇布局 下一步应聚焦落实 


(编辑:余寒静)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