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视频 | 直播带货“翻车” 为何维权难?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荣 林羡德 见习记者 魏克鹏

2021-03-15 19:47

直播带货,从去年起发展迅猛,直播平台也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新阵地。名人、网红、草根,都通过各类直播平台进行带货销售,但行业市场也逐渐鱼龙混杂。最近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自己出于同情做慈善在直播平台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维权也陷入了困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去年十月,徐女士在刷抖音时偶然看到了这位主播的直播,她正在为一位白血病患儿筹款卖货,出于同情,徐女士在这个主播的抖音小店里下单买了包括羊毛被在内的35样商品,花费近一万元。收到货却发现,被子里的填充物不仅货不对板,还发出臭味。徐女士当即选择退货退款,没想到,退货后还没收到退款,商家就把自己拉黑了。




用"卖惨"来卖货,在一些直播平台上,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套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主播帐号主打情感,通过讲述悲情故事、情感纠纷,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套路相似、甚至演员也重复出现。不少消费者,被这些所谓的"真情"故事感动,爽快地掏了腰包。



那么这些主播讲述的故事是真实的吗?主播为何要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卖货呢?记者以希望学习直播带货的名义,联系上了一个名为"快手抖音情感主播麦手群",群主通过线上培训,带出了不少情感主播。


据这位群主孔先生表示,情感主播是稳挣不亏的,因为它只是一个粉丝基数,然后剩下就帮人家带着货就行了,说白了这都是一层套路接着一层,你不这么说,他能买你东西吗!


其中一位参与直播演戏的演员马先生也坦言他是被雇过去演场戏,演个老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情感主播前期通过各种情感类短视频积累粉丝,等到有一定粉丝量后,进而推销商品。当消费者下单后发现假冒伪劣,维权却并不容易。不少消费者陷入了"找主播不认账,找商家被拉黑,找平台没下文"的困境。


去年起,直播带货异军突起,成为许多电商社交平台的新突破口。伴随而来的投诉举报骤增,据统计,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2.55万件,"直播带货"诉求占比近八成,同比增长357.74%。市消保委今年发布的消费投诉十大典型问题,直播带货良莠不齐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灾区,存在承诺不兑现、夸大产品功效、质量不佳、售后义务履行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上海市律协社会公益和法律援助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玉霞认为,因为主播同时是具有销售者和广告代言人发布者这样身份的,如果他是销售的时候存在虚假宣传,那么他违反的是我们消保法,包括网络直播的一些行为规范,这样消费者是可以主张退一赔三的。

 


而如果直播带货上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认为,作为平台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目前,不少平台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加大对直播带货的监管力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联系了快手官方客服,客服表示,如果核实到直播,或者这个用户的平台使用过程中有违反平台规范的内容,会相应的处罚他的。



抖音电商品控高级总裁陈云飞也表示,抖音对直播带货都会进行一个升级加严的审核,确保商品信息,还有直播短视频的内容合规,如果出现违规情况,视情节的轻重程度,会给予封禁开播权限,乃至永久封号的处罚。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是要警惕被流量反噬。如何让直播带货走得更长更远?我们也呼吁主管部门能够对平台、主播、商家等多方面加强行业治理和制度规范,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荣 林羡德 见习记者:魏克鹏 实习编辑:骆惠)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