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

视频 | 重启的“上海购物”靠什么来“回血”?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2022-06-10 23:00

6月1日起,上海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小长假里,商场里久违的人气回来了,销量也上去了。消费者和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交出了怎么样的答卷?“报复性消费”是否已经到来?



上海消费复苏,“报复性大消费”是否值得期待?

“冰柜卖到脱销,从下单到提货至少一周时间”。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里,百联股份旗下的34家门店人流不息。公司副总经理曹海伦告诉记者,生意最好的是郊区门店,“营业额几乎都有两位数的增长”,中心城区门店成绩稍逊一筹,但也达到了往日的七八成。


市民走出家门,家电卖到脱销,是否意味着“报复性消费”来了?合生商业集团华东区域总经理邓汝舜觉得,恐怕还得继续观望一段时间。毕竟,消费者的“信心和钱包”也都在复苏的过程之中,线下购物也还面临着种种不便。

离不开的堂食

“整个客流到了40%,50%,就像一个瓶颈。特别是上午购物,你如果没有午饭吃,客人就走了,就是很现实的”。由于餐饮、影院都还没有恢复开放,五角场合生汇的客流只有往日的一半左右,邓汝舜把希望寄托在了7月。这段时间,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正在酝酿之中,“不但奖励消费者,也要奖励能留住消费者的商户”。



每一个“市场主体”,都不打算“躺平”。曹海伦告诉记者,一旦恢复堂食,客流就有可能恢复到六七成,“如果再把娱乐休闲打开,这个数字就是80%了”,剩下的20%是商家自己的努力。


这样的计算并非没有依据,年初的《上海商业发展报告》显示,上海2020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932.50亿元,比排名第二的北京高出了2216.1亿元,比排名第三的深圳高出7267.67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消费第一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历2020年的疫情冲击考验,上海消费仍较2019年实现0.5%的年增长率,是少数几个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显示出强劲的消费韧性。

一支口红背后的上海秘笈

“加快化妆品产业发展,打造时尚消费品高端产业集群。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释放消费意愿,发挥好化妆品产业的带动牵引作用”。6月6日,距离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仅仅一周,上海召开市府常务会议确定了化妆品在提振消费中的“带头作用”。



化妆品卖得到底有多火?曹海伦给出的数字是“每年两位数增长”,不只是上海,全国都是如此。而且不止国际品牌卖得好,本土品牌、区域品牌都好。商场复市至今,化妆品也是一直稳居“销售第一梯队”。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上海的化妆品市场规模要达到3000亿的,整个化妆品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如果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没有销路。因此,发挥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牵引带动作用,稳定消费,对于稳定生产经营预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讨论一支口红的时候,其实背后更关乎一个产业和一座城市的未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秦扬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