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工博会:中科院多个项目获嘉奖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帼霞

2019-09-18 14:14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第 21 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获悉,来自中科院的成果“月背软着陆激光导航避障敏感器”和“新一代全景动态PET-CT”2项成果分别荣获了中国工博会大奖; “FAST用大芯数、超稳定、弯曲可动光缆”和“大尺寸高性能红外玻璃”2项成果分别荣获了中国工博会新材料专业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月背软着陆激光导航避障敏感器”是国际上首次投入月背区域软着陆任务的高精度实时导航与三维避障载荷。


测距组件采用多级光学增益与电子学增益相结合的一体化控制方法,可自主适应着陆过程中多角度变化、30千米降至15米高度波动的复杂月背环境,测量准确精度达6厘米;三维成像组件使用16个激光光束对月背着陆区进行高速扫描,月面高度100米时对50米×50米着陆区域的避障精度达0.2米×0.2米,成像时间0.25秒,三维地形图像获取和预处理时间小于4秒,满足悬停避障的实时性要求。该展品保障了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区域的安全着陆,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中科院展区,同样获得大奖的还有来自中科院的长期合作伙伴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全景动态PET-CT uEXPLORER探索者”。



作为世界首台全景动态 PET-CT,“探索者”,具有近两米的超长轴向扫描视野,实现了一个床位完成从头到脚的全身动态 PET-CT 成像,设备灵敏度达传统PET-CT的30-40倍,并具有2.9mm超高分辨率。

据悉,“探索者”最快可以实现全身 30 秒显像,而传统的PET设备耗时需要20分钟,是其40倍。 “探索者”支持 1/40 注射药物剂量下的超低剂量成像,为临床诊断和科研探索提供强大创新平台。此外,该设备独有的实时全身动态成像,让人类第一次实现以肉眼清晰观测药物注射后在人体血管内流动、扩散、最终被组织器官摄取并代谢的全过程。这将为肿瘤在全身的微转移检测、个性化精准诊疗、新药研发以及人体生物机理研究提供丰富想象空间。



中科院展区里,国家天文台的“FAST用大芯数、超稳定、弯曲可动光缆” 荣获本次工博会新材料专业奖。



作为"中国天眼"的视神经,该成果保证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工程需求,解决了超大射电望远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长期反复弯曲性能的动光缆,不仅刷新了一项新的纪录,也实现了大跨度运动状态下柔性支撑的模拟信号与数据超稳定传输。此外,该成果将光缆的静态使用推向运动应用这一个全新领域,带动了光通信整个产业链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


荣获本次工博会获新材料专业奖的创新成果还包括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大尺寸高性能红外玻璃”。



该成果攻克了光电对抗用大尺寸红外玻璃领域内的世界性科学技术难题,打破了西方对我国技术封锁和高性能产品禁运,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空间科学、智慧城市等重要领域。

为了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要求,围绕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目标,充分展示中科院的研发力量与科技服务能力,中科院按展品专业领域及功能专门设置了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专区、重大科技工程展示区(嫦娥四号关键载荷技术与设备专区)、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STS)区域成果展示区、创新技术与产品区及区域创新平台区四大主题板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实习编辑:徐靖雅)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