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恢复医疗服务 保障市民日常诊疗需求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文韵
2020-03-27 11:14:17
为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自3月2日起,上海市各市级医院在普通门诊全面恢复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专家门诊,住院、手术服务持续有序开展。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诊疗服务”的原则,上海各级医疗机构正加快恢复医疗服务,进一步保障市民日常诊疗需求,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门诊恢复正常,手术量逐步回升
目前,本市日常医疗服务总体恢复情况良好,市、区两级医院业务量呈加快回升态势,与疫情前相比,近一个星期(3月17日-23日)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人次分别恢复到70%、65%和48%的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与疫情前相比,恢复到76%的水平。
在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全面恢复门诊服务,医院门诊人次快速恢复和增长,截至3月23日,最高超过1.2万人次,每日周均超过8000人次,已恢复至同期的50%以上。3月以来,急诊就诊人数已超去年同期的60%以上,重症、危重症已超70%以上。春节前合并及关闭的病房逐步开启,除疫情期间改建占用的1个病区外,全院所有病区均已恢复收治病人。与同期相比,在院人数恢复至80%以上,其中上海本地病人数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0%以上。
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山医院急诊及重症患者的手术和抢救工作均正常进行,以保障急性心梗等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医院逐步开放择期手术,并优先为肿瘤的限期手术患者及时提供诊疗服务。近一周来,日均手术可达300余台次,总量达到去年同期75%以上。
尽管处于疫情防控的严峻阶段,在大年初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大部分专科门诊就已恢复正常诊疗。2月下旬以来,眼科、口腔科、五官科、内镜中心等部分防控高风险科室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陆续恢复正常门诊,住院、手术、透析、放化疗等服务也有序开展。
三月份以来,瑞金医院手术病房床位基本收满,手术量逐步提升,目前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对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患者如有手术机会,医院各外科科室在严格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安排手术或治疗,做到应收尽收。
与此同时,本市37家市级医院积极开展线上咨询服务,截至3月23日,各家医院的咨询平台累计访问量达227万余人次。截至3月24日,市发热咨询平台累计接听咨询电话1.7万余个。
守护“生命线”,不按“暂停键”
血透中心是末期肾脏病患者每周必到的地方,这条“生命线”停不了也慢不得。血透患者免疫力较低、属高风险人群,为确保医患零感染,瑞金医院血透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五位一体”防控策略,包括降低人员密集度、实施错峰就诊、防控关口前移等。并且腾出空间、增加床间距,设置患者专用梯和专用间隔位等候区,将坚持了十几年的“治疗期间零陪护”升级为“透析中心零家属”。同时,避免输入性感染源,组建CRRT储备小组,调动全院CRRT机器,进行全院床旁CRRT治疗,做到疫情期间不停诊,誓守“净土”零感染。
与血透患者一样,血液等肿瘤患者的治疗同样不能停滞。疫情期间,瑞金医院血液科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9成以上。考虑到急性白血病等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延误治疗可危及生命,血液科还在清洁病区特辟了有清洁保护罩的单人病房,以起到隔离作用,让患者得到安全且持续的治疗。同时,为减少患者跨区域流动,积极调动分布在全国的上海瑞金血液医联体各成员单位,让外地患者能够在居住地及时接受治疗。
此外,肿瘤科、放疗科在疫情中也一直与肿瘤患者并肩战斗,大年初四就恢复了正常诊疗,同时开展各类网上咨询、科普工作,为肿瘤患者保驾护航。
筑起“防火墙”,确保患者安全
为保障患者安全,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通过患者分级与技术分级开展风险评估,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导,对各级别的风险分别采取相应的感染管控举措。自开放普通门诊后,医院从大门到门急诊楼设置了三重测温和流行病学史调查关卡;通过开放六种预约途径、院前在线预检和分诊等,引导患者错峰来院,减少在院逗留时间;对于重点地区来沪、尚处于医学观察期的人员,在门急诊分别设置专用诊室,严格与普通病人隔绝。截止目前,该院门诊所有科室均已复诊,手术、有创操作、内窥镜等技术项目几乎全部开展。
医院各科室也纷纷筑起“防火墙”,给予患者多重安全保障。麻醉手术科严格区域划分、优化消毒流程,对手术人员加强院感培训。即使有新冠肺炎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也可安排在负压手术室进行操作。
初春时节,是胃肠道疾病高发时段。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阶段,作为感染风险极高的内窥镜室也未曾完全停摆,而是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控措施,让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消化道异物等急危重症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针对妇产科患者和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医院特别设置了专用流调通道,由专梯直达诊区,在这个独立的区域里,挂号、付费、看诊、检查、取药甚至小手术都能一门式“搞定”。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本市各级医院将在确保院感防控前提下,持续增加门诊号源和开放床位,加快手术排期,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断提升临床收治能力。同时,充分依托医联体,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落实分级诊疗,分类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落实延伸处方、长处方等便民利民举措。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文韵 实习编辑:王智郅)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