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上篇)

时讯

看懂上海

2018-01-31 16:35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因处黄浦江东而得名。东濒长江口,南与奉贤、闵行区接壤,西和北分别与徐汇、黄浦、虹口、杨浦、宝山5区隔江相望。


在之前的推送《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详的地名》一文中,用户@大唐“点单”说:浦东开发后变化太大,想看看之前的样子。这不,小编在老法师@食砚无田的博客中,看到许多珍贵的老照片,也借此整理给大家。


上图为1990年上海浦东旧貌,也就是今天的滨江大道地带

下图为2006年上海浦东陆家嘴世纪大道


浦东,顾名思义,就是黄浦江以东地域的总称。永乐二年(1404),户部尚书夏元吉组织拓宽范家浜,黄浦江成为上海地区的主河道后,以黄浦江为界,形成浦江东西的格局,也就出现了“浦西”、“浦东”之名。浦东作为区域名称,最早见于明嘉靖年间的《上海县志》。


《上海县志》称:由闸港而下,若盐铁塘、沈庄塘、若周浦、若三林塘、若杨淄,此为浦东之水也。


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成立。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出席了成立仪式


“浦东”是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老地名,但直到1958年8月,才第一次被用作行政区的名字:浦东县。浦东县面积158.85平方公里。1960年10月撤销浦东县,将农村地区划入川沙县,城市化地区分别划入黄浦、南市、杨浦三个区。1993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浦东新区,其地域为黄浦江以东、长江入海口南侧的三角形地块,包括原南市、黄浦、杨浦三区的浦东部分,原上海县(现为闵行区)的三林乡,以及川沙县全部,面积为569平方公里。



▲上图是90年代未开发前的陆家嘴。陆家嘴因明代大学士陆深而得名。陆深,生于明成化13年(1477),原籍河南,南宋建炎时,由开封南迁江苏华亭,后又迁至上海浦东洋泾。陆深在城厢中的府第位于四牌楼,名为邻黉(hong)阁,取近旁文庙之义,后来人们惯称那一带为陆家宅,之后又有一条陆家宅路。



▲陆深隐退后,在临黄浦江边建了一座园林,名后乐园。他去世又奉敕葬于后乐园。因有陆深的墓地和故园,而北流的浦江又在此一折,改向东去,于是便有了陆家嘴这个地名。上图为陆深墓地上的石马。



▲相当长的时期内,上海人过黄浦江主要靠轮渡摆渡。在浦江下游十几条航线中,名气最响要数陆家嘴轮渡站至延安路码头的陆延线了。陆延线原系民营渡线,是手摇民船摆渡。1933年始建春江轮渡码头,次年2月“春铜线”轮渡航线正式开航,浦西停靠在外滩铜人码头。



▲在古代陆家嘴地区的地图上,除了与浦西的西洋泾浜(1914年填没筑成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对应的东洋泾浜(今东昌路一带,清晚期逐渐湮没),还有一条用“浦”命名的古河道,那就是浦西的下海浦(今虹口东南部)和浦东的上海浦。而下海浦旁的下海庙延续至今。



▲宋代,浦东有上海浦,与之对应,浦西有下海浦。由下海浦得名的庙叫“下海庙”,位于虹口昆明路73号,是清乾隆年间当地船民、渔民为祈求出海平安而建的庙宇,迄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抗战时曾被大火焚毁,1941年重建,占地约3000平方米。



▲张家浜河道西起黄浦江,东通长江口,全长23.5公里,是浦东新区的一条主河道。张家浜开凿于清康熙年间,因张姓首居于此而得名。历史上此河道多次淤塞,多次疏浚,终因沿河乱倒垃圾、工厂排污,使之变成臭水浜。1998年政府投入6.17亿进行综合整治,三年后张家浜变样了。



▲洋泾镇地区自古河流纵横,早在北宋中期,此地就有移民定居。镇区有一株内环线以内唯一的千年古银杏(今泾南公园内),享有“浦东第一古树”之美称,它见证了洋泾地区的前世今生。元末时期,洋泾境内已出现自然村,镇街已初具规模,迄今有700多年历史。



▲洋泾古镇,元末已具雏形,街市中心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和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两次重建。桥西北部有始建于明代、清咸丰三年重建的洋泾庙(东宁路321号),曾是洋泾地区香火最旺的道教场所。1996年10月,古洋泾改制为洋泾街道。



▲唐宋年间,塘桥地区已建村落。塘桥的张家浜直通黄浦江,横贯塘桥地区,并通向洋泾、严桥、金桥、张江等集镇。清初,塘桥就有通向浦西的渡口,名“北仓渡”,后因浦东有一董姓常来此摆渡,遂改称“董家渡”。清光绪三十三年,小南门至渡口辟路,由此得名董家渡路。



▲当翻阅上海地图时,你会发现浦东大多数路名都取自山东地名,且路名中多带“山”字。其实,这些路名大多是解放后命名的,有的命名更晚。而浦东地区首次用山东地名命名的马路是东昌路,时在1928年。东昌路东起浦东南路,西讫东昌路轮渡站。



▲上川铁路小火车是浦东最早的轨道交通之一(另有上南铁路)。民国10年1月,黄炎培等招商集资,组织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租用上川县道(庆宁寺至川沙县城)铺设轻型钢轨,1925年10月通车(庆宁寺至川沙,后延伸至祝桥)。



▲浦东花园石桥路是小陆家嘴地区唯一保留老路名的马路。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顾姓来此定居,并在住处不远的沪塘沟旁种植花木,使得石拱桥隐于花丛中,此地由此得名“花园石桥”。1935年,原河道被填没筑路,取名花园石桥路至今。



▲清乾隆年间,有一宁波籍庄姓大户带领族人来到浦东,在洋泾浜南购田建屋,此地后称庄家宅(今地铁2号线东昌路站一带)。后来,庄家又有分支定居洋泾浜北,为便于往来,就建桥一座,名为庄家桥。


抗战胜利后此地设公交车站,站旁还建有东昌消防瞭望塔。1996年开建地铁2号线东昌路站,从此庄家宅和庄家桥退出浦东版图。上图为庄家桥车站,站前正停着一辆老式公交车。车站后面是消防瞭望塔,当时的火警电话是“09”,而不是如今的“119”。



▲1930年5月市公用局接市府令,确定以烂泥渡桃园宅为中心,又向李、顾两家购地,共计3.025亩,筹办水厂。其间因1.28事变暂缓建厂。于1935年遂动工建设,至1937年6月竣工供水。


浦东水厂是旧上海首家市办供水企业,由市府委托兴业信托社建设和管理,由德商罗德洋行设计,生产规模日出水2万立方米,共耗资法币80万元。抗战期间曾被日军侵占,受损严重。解放后,市军管会派王少白接管水厂。1950年,浦东水厂隶属新成立的浦东沪西自来水联营公司。水厂门卫不让进入厂区,只能在门口与一老员工聊上几句。图片左后方为水塔,玻璃顶棚是新加的;右侧为水厂原行政楼。除延安路隧道浦东出口旁的“颍川小筑”(今浦东历史陈列馆)外,这里的建筑是小陆家嘴地区仅存的老建筑(陆家嘴环路179号)。



▲喻氏民宅,位于浦城路、东昌路交汇处西侧(靠近今“黔香阁”),建于民国初期,为保存完好的近代上海优秀民居。2000年9月,喻宅所处地块正在进行动拆迁,为保护历史建筑,文管部门决定原貌迁建喻氏民宅于高行镇解放村牡丹园。



▲冰厂田路辟筑于清末,西起烂泥渡路,东讫陆家渡路393弄,长592米。光绪年间,有林姓宁波人在这儿租地开设自然冰厂。冰厂周围野草丛生,中间是低洼田,原一条煤屑路,也因此得名冰厂田路。现此路被住宅楼群取代而消失。



▲直至19世纪末,浦东还没用一条像样的马路,零星的几条小路也是民间集资承建的。1930年,浦东才有第一条官方承建的马路:浦东路。1952年,浦东路由煤屑路改建成沥青路。三年后,浦东路改名为浦东大道,并沿用至今。



▲浦东南路是浦东沿江地区南北向的主干道。1920年,为顺应沿江地区发展之需求,原有南北向的河道被填没并铺成碎砖煤屑路,取名震修路,即如今浦东南路的中段。1948年改铺片弹石路面,解放后,经多次修建、拓宽,并定名浦东南路。



▲清嘉庆13年(1808),浦东已形成老摆渡、杨家渡、赖义渡等渡口,时称八长渡。而赖义渡对岸正是浦西的铜人码头。1914年,通往赖义渡口的弹格路定名为“赖义渡路”,浦东闲话“赖义”与“烂泥”谐音,后索性将俗称烂泥渡转正式路名。清代开始,官渡称为“义渡”,设“义渡管理局”,渡工工资等所需经费全靠地方热心人士集资,并购置船只。“赖义”渡就是义渡管理局设的官渡。在董家渡一带有许多以码头命名的路/街名,如王家码头路、竹行码头街、万豫码头街、赖义码头街等。



▲与浦西一样,浦东也有用历史名人命名的马路,其中有名的就是源深路。浦东原有张六路(张家楼至六号桥段),后为纪念1920年病故的浦东塘工善后局创始人谢源深而改名源深路。谢源深(1869-1920)作为局董,为地方公益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沈家弄路缘起沈杏苑老宅。沈家老宅主人沈杏苑(1870-1956)世居浦东,是当年上海名医,家设诊所,慕名求医者纷至沓来。之后,沈宅周围居民逐渐增多,沈家花园前遂形成弄堂,时称沈家弄。而沈家弄前的道路也称之为沈家弄路。上图的下半部分即为沈宅。据记载,沈家弄路辟建于1908年初,从黄浦江边的陆家渡向东至洋泾镇,为浦东早期东西向交通要道,由近代营造业先驱蔡路人杨斯盛出资修筑。1996年,沈家弄路(浦东南路至桃林路段)改名商城路,原沈家老宅也改为商城路679号。



▲铜山街,原名春山街,东起民生路,西迄傅家宅,辟建于1930年。春山街何时改成铜山街,无从查证。据说以前有一批江苏铜山人定居于此,故名铜山街。20世纪初,铜山街沿江一带建有一批码头、仓栈,吸引了大批逃荒难民来此讨生活。随着定居人口大量增多,此地逐步形成一个个棚户区。当地有一傅姓望族借势在附近建屋18间(又称十八间),供开设各种店铺。至1930年代,街上已有米店、肉庄、烟杂店、豆腐店等五六十家,成为洋泾地区紧靠黄浦江的东西向商业集镇。解放后,铜山街以北仓栈码头改造为新华装卸公司,街上商铺酒家逐步冷落。



▲其昌栈轮渡站建于1931年,是浦东大道西段至虹口、杨浦地区的一条水上交通线,时称“其泰线”,对岸为杨浦境内的秦皇岛路。正对着轮渡站的其昌栈大街,原为碎石煤屑路,1953年铺成弹格路面,1972年改铺成沥青路面。1987年,其昌栈大街(浦东大道至栖霞路段)改名为钱仓路,在浦东大道上还设立钱仓路东站,但当地老人仍称其为其昌栈。



▲潍坊新村位于文登路今东方路以西,浦东南路以东,张家浜以北,潍坊路以南,占地面积83.65万平方米。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于1981年2月动工,1988年5月竣工,建成多层131幢,第二期于1984年动工,1989年12月竣工,建成多层132幢。第二期工程建高层住宅3幢,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1991年又建成高层住宅4幢,建筑面积5.22万平方米。多层系混合结构,高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设施齐全,阳台、厨房、卫生间均独用。绿化面积5.1万平方米。



▲崂山新村地处崂山西路以东,文登路(今东方路)以西,乳山路以北,浦东大道以南。1953年先由地方财政投资统建,后有海运局、港务局等单位参建。其间,50年代建成8.37万平方米,60年代建成3.31万平方米,70年代建成4.56万平方米,80年代建成8.78万平方米,1991~1992年,建成1.30万平方米,共建多层住宅291幢,总建筑面积26.32万平方米,公建面积9540平方米。1954年建造的分配给市级劳动模范居住的崂山新村为3层砖木结构楼房,人字形平瓦屋面,清水砖墙,卫生间有浴缸、水斗、抽水马桶,两户合用。



▲据记载,仁记里是浦东沿江地区最早的一批里弄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潍坊街道西部、东昌路以南,建有4幢老式高平房,同时造了2幢通间厂房(南山、华庄织布厂)。弄堂初名实业里,1915年改名仁记里。紧挨着仁记里,1915年辟建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起自冰厂田路,讫东昌路,长183米,道路的名字就叫仁记路。仁记路虽不长,但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1995年因市政建设需要被废除。随着仁记里周围居民不断增加,弄堂又向北延伸到东昌路,房子结构也出现了多样化,有平房、简屋,也有二层砖木结构的住房,还有带阳台的石库门楼房。



▲在浦东众多弄堂中,极少有用宗教场所的名称来命名的,“天后宫里”则是极少数中的一个,而且是一处体现妈祖文化的历史地名。天后宫里位于原张家浜街道东部,在浦东南路以西、潍坊西路以北,属明德里居委会,弄堂曾因天后宫而得名。天后宫建于清道光年间,别名天后圣母行宫,又称海神庙,属道教,是浦江船商为求神灵保平安而建的庙宇。天后宫里1号即天后宫。文革后,天后宫停止进香活动,1978年因市政规划,天后宫被拆除,建东南新村。1990年,在天后宫旧址上建起一幢24层住宅大楼,取名“天后宫大楼”(浦东南路1200号近张杨路口)。



▲浦东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沿海盐业最兴盛的宋、元时代,而第二次移民潮则在上海开埠后的近代,其分布点从沿海地区转入沿江地区。移民定居点带有浓郁的地缘色彩。沿江许多老弄堂都由籍贯得名,如:江北村、宁波弄堂、湖北弄等。



▲浦东的弄堂与浦西一样,也有业缘特色。如:杀猪弄、酱园弄、南/北贩鲜弄等。杀猪弄原址在东宁路24弄(今陆家嘴环路南段),始建于清末,因弄内不少住户从事杀猪业而得名。另有建于1930年的酱园(今东昌路147弄),因附近酱园而得名。



▲浦东杨家渡路(今张杨路西段)原来有条杨家浜,又名丁行浜,通黄浦江。浜西段南侧有芦苇荡,荡内有杨姓船民泊居,以割卖芦苇为生,故称杨家荡。因杨姓船民在割卖芦苇谋生的同时兼营摆渡,故渡口称杨家渡。明万历年间,杨家渡附近开始有少数船民定居,逐步形成居民点。清康熙年间,这一带的人口逐渐增多,有了渡口,并辟建了杨家渡路,以后还不断向东延伸,遂称杨家渡街。


到了20世纪初至20年代,这一带已有南北杂货、粮米油酱、饭馆酒店、茶园书场、新老典当、赌台烟馆等百余家店铺,成为热闹集镇。早在清代,已设立了义渡管理局,杨家渡也是黄浦江上“八长渡”之一。起初为义渡,后来改为济渡,酌收渡资。1956年2月公私合营,杨家渡轮渡公司以资产入股方式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更名为杨复线轮渡站,同时废除轮拖划子,始用轮船摆渡。航线为浦东杨家渡——浦西复兴东路,长470米。



▲民生路已有90年的历史,原为乡间泥路,没有名字,1922年,由浦东塘工善后局修建为弹格路面,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二字命名。民生路轮渡站在民生路的最北端,北接浦西的丹东路。该渡站原名凌家木桥渡口,已有百年历史。



▲在浦东陆家嘴区域,原来有一条小路,名游龙路。小路西起原浦东自来水厂(游龙路1号)大门,东迄烂泥渡路,辟筑于1935年,全长仅180米。据坊间传说,清乾隆年间,乾隆帝乘龙船下江南时曾在此地河边停泊,上岸游访,故称游龙港。1935年,因建浦东自来水厂填浜筑路,路由游龙港得名。初建为煤屑路,1953年改铺弹格路,1973年改筑成柏油路面。游龙路两侧民居以简屋为主,。路西端为自来水厂,北侧曾有风雷中学和陆家嘴路第二小学。游龙路码头前身为太古轮船码头,解放后划归上海港第一装卸区。如今,游龙路已被花园石桥路延伸段取代。



▲“外国坟山”源自于上海开埠后的变迁。外国坟山不仅浦西有多处,浦东陆家嘴江边也有一处,墓地旁的码头也称坟山码头。1954年,政府铲除了外国坟山,搬迁了坟山码头。随后,花三年时间,建成浦东公园。浦东开放后,公园也被拆除。



▲浦东电气公司,简称“浦电”,由童世亨与黄炎培等人集资创办于1919年,童任总经理,是最早用“浦东”两字命名的大型民企。1952年,“浦电”筹建职工宿舍时,以公司简称命名为“浦电新村”,旁边新建的道路也称浦电路,并沿用至今。浦电路东起源深路,西迄黄浦江边浦明路,全长约2500米。



▲据史书记载,浦东花木地区唐代成陆,宋代成镇,明代成市。300多年前,有位凌姓富商,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中了这块宝地,建造了一座花园,人称“凌家花园”。此外,还精心建造了一座“凌家庵”。图为花木老镇。久而久之,人们叫惯的“凌家花园”渐渐地演变成地名,花木路、花木村、花木乡、花木镇也因之得名。建国初期,上海市就有在花木乡镇建“东郊花园”,并与西郊公园相对称的设想。然而,极左路线和文革浩劫,使“东郊花园”设想落空,花木地区的大批花卉树木(包括许多名贵花木)惨遭砍伐、毁坏。



▲清咸丰年间(1851-1861),新民村严氏家族集资在白莲泾上建一座木桥,称严家桥。因交通便利,附近居民纷纷迁居桥南堍(如图上半部分),遂成集镇,镇又因桥得名。1906年,浦东名人杨斯盛,在严家桥以西六里桥置地60余亩,兴建浦东中学。翌年,杨又捐银6000元,将原木桥拆除,在原址上重建严家桥。新桥于1908年建成,桥长29米,宽3.1米,T形梁,为浦东桥梁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1920年代,卫大郎率先在北岸桥脚下开设柴丬行;1921年卫根源在南岸集镇北首开办首家“卫生和”饭店;1930年,张贯乡开办童涵春药号于集镇南端......



▲浦东旧时习惯称围墙为墙圈,以泥土筑起的围墙叫泥墙圈。在严桥镇中间地带,有三处泥墙圈:一处在张家浜以北,唐家浜以西,原严桥公社唐丰三队处,称北泥墙圈;一处在今峨山路两侧,称泥墙圈;另一处在今港驳小区一带,称西泥墙圈。1860年,太平军自苏州进攻上海,为抵御太平军,在张家浜两岸垒筑土墙,将村宅围起来。1864年,土墙拆除,但泥墙圈作为地名一直延续至1980年代中期。1981年,为建潍坊新村征用北泥墙圈;1984年,开发塘桥新村,西泥墙圈被征用;1986年,辟筑峨山路,征用泥墙圈土地。1990年代末,峨山路延伸至浦东南路。峨山路西延伸段(南泉路至浦东南路段)原路名叫南胡家木桥,有别于黄浦江北面的虹口胡家木桥路(海伦路至临平路段),2000年初完成拓宽路面工程。



▲张家楼耶稣圣心堂,原址浦东张家楼镇41号(原张杨路东端南侧,今潍坊路源深路口,近通茂大酒店位置)。张家楼是浦东地区最早有天主教徒的村庄。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北京张姓天主教徒,随徐光启迁沪,在此筑楼而居,“张家楼”始得名。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建小堂一所,取名“寻获十字架堂”,俗称“张家楼天主堂”(如图上半部分)。道光二十三年(1843),小教堂扩建,改名“圣盎博罗削堂”。同治四年(1865),该堂拆除重建,改称“圣心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再次扩建,左右添造两耳室,堂呈“十”字形。1985年11月29日,修复后重新开放。2003年6月,迁至今址(浦东新区金枫路151号,如图下半部分)。旧时张家楼村交通便利,镇上开设不少商铺,加之天主教徒定期活动,成为洋泾地区一个集镇。1958年,政府辟建张杨路,道路因西起杨家渡路,东近张家楼而得名。



▲张杨路由张家楼和杨家渡路而得名(1992年出版的地图标示,张杨路西起杨家渡路东迄源深路)。而张家楼的位置是在当年张杨路东端南侧,近潍坊路源深路口,也就是如今靠近通茂大酒店的位置。


(未完待续……)



部分图文摘自食砚无田新浪博客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