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求职信心总体较强 上海发布《居民求职信心调查报告》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邱旭黎

2017-02-17 10:52

调查显示,2016年度上海市居民求职信心指数总体处于“信心较强”区间。对于寻找合适的工作持乐观态度的市民约占43.3%,其中“非常有信心”的占13.3%,“比较有信心”的占30.0%;对于寻找工作“非常没有信心”或“比较没有信心”的市民约占18.2%。



第二、青壮年求职者信心足,“4050”人员求职相对缺乏信心。


调查数据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求职者信心差异较大。其中,16-40岁的上海市民,总体处于较高水平;40岁以上的求职者,求职信心相对不足。



与青壮年劳动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4050”人员的求职信心相对不足。专家分析指出,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4050”人员相比,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4050”人员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有求职意愿的“4050”人员,主要是为了照顾家庭或个人健康原因,而在脱离人力资源市场一段时间后再考虑重新寻找工作,也有一些是受企业经营不善或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而被动转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求职者在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的难度也不断增加,求职信心相对不足,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女性求职信心指数总体较高,育龄妇女就业难现象仍然存在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女性求职信心指数高于男性。从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来看,除了31-35岁的女性求职信心指数低于同龄男性以外,50岁之前的其余各年龄段的女性求职信心指数普遍高于同龄男性。



专家指出,人力资源市场上确实存在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婚育期女性拒之门外的做法,客观上影响了适龄女性的求职信心,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关于就业公平的条款,漠视了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此,政府部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探索出台扶持政策,可考虑给予哺乳期后重返职场的女性一定的就业补贴,在降低企业负担的同时,增强育龄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切实保障婚育期女性的就业权益。

第四、高学历群体求职信心较足,大专学历学生求职信心最强


专家分析指出,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且缺乏一技之长的简单劳动力,在本市将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和不确定性。


从大学生群体的求职信心指数来看,学历越高,求职信心指数反而越低。

第五、技能人才求职底气更足


统计数据显示,从职业技能对求职信心的影响来看,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等级越高,求职信心指数也越高。



专家分析指出,近年来本市用人单位对于技能人才的招聘需求迅速增长,各种“高、精、尖”产业对于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缺口也越来越大,技能人才“一匠难求”的现象已是上海人力资源市场的新常态。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技能人才将会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更大程度欢迎,收获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邱旭黎 实习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