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冷”的智慧——从遗址文物寻找古代人的清凉“神器”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峥

2016-07-26 09:07

凌室——体积最大的“冰柜”



西安北郊的汉长安城长乐宫五号遗址,是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大房子,四面由夯土筑城土墙,东西长27米,南北宽6.7米,总面积近1400平方米,顺着土墙四周建有回廊,地面有条状的沟壑印记,在东侧有一个管道直通墙外,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或看墙上的遗址简介,你不会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遗址,就是大汉王朝最大的“冰柜”,考古学上称为凌室。


刘振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院,也是汉长安城考古工作队的队长,他向记者回忆起当初发掘时的情形。


“我们当时在做长乐宫的考古发掘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个遗址,起先,出土的都是一些砖瓦之类的建筑材料,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再当我们继续发掘的时候,发现这个遗址很有意思,它的形状和宫殿不太一样。”


刘振东说,与宫殿不同,这个建筑有三个特点,第一,这个建筑四个墙壁的厚度都不一样。经过考古发掘,南墙最厚,有5.5米,西墙次之,厚4.6米,东墙再次,厚3.9米,北墙最薄,只有3.5米。


“我们推断,因为我们处在北半球,太阳的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南边照射最为强烈,这样的墙体的厚度不同,是有意为之,是为了阻挡太热量的。”


在接下来的考古工作中,考古队又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相比较发掘出别的宫殿遗址,这个遗址一半建在地下。


凌室


“这种建筑形式就类似我们现在北方地区的地下室,一年四季都比较凉爽,适合食物的保存和储藏”刘振东说。


在考古工作进行到最后时,汉长安城考古队有了最重要的发现。与别的宫殿地面是平的不同,这个建筑室内空间的地面是从南北两侧向中间倾斜的V字形,在两个平面的交汇处的正中间,有一个排水管道,管道直通室外。


“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为了方便排水用的,利用水往低处走的地势原理,做的精巧的设计,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推断,这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凌室,也叫凌阴。”


关于“凌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其文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关于“凌阴”一词的解释,成书于西汉的《风俗通义》中认为:“积冰曰凌”,“阴,通窨。窨,地穴也”。按其义,凌阴是为藏冰的地穴;孔颖达认为“凌阴,冰室也”,冰室即为藏冰之地,其解释与《风俗通义》一致。由此可知文献记载的“凌阴”是一种藏冰的建筑,功用主要是藏冰。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当时,这个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80名“职工”。虽然史书上关于凌阴也就是凌室的记载很多,但发现的凌室遗迹却很少,汉长安城凌室是目前我国发现形制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一处凌室遗址。


“文献有记载,在汉长安城的未央宫里,设有太官这个部门。太官就是通常所说的御厨房,凌室,就属于太官管理。”


刘振东介绍,文献记载,每年大寒季节,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就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块状冰块,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运回来叠放,置于青砖铺成的凌室里,用新鲜稻草跟芦席等隔温材料,包裹严实,待来年享用,中间的排水管道,就是为了方便冰融化成水,及时的排走所用。


“古代冰的用途很广泛。一个是用于祭祀上,贡品的保鲜。还有就是夏季取冰倒入冰鑑,给宫中贵人们防暑降温之用。这个文献里面也有记载。”


刘振东说,凌室紧挨长乐宫,长乐宫是西汉初年在原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座重要宫殿,为汉初刘邦的布政地点,刘邦驾崩后,其子惠帝移居未央宫理政,长乐宫改为太后居所。


“汉初,皇权几乎都掌握在太后手中,太后的地位至高无上,可以想象,凌室修建在长乐宫边,也是方便夏季太后取冰使用,为特权阶级服务,这是古代体积最大的冰柜最主要的用途。”


上林鑑——环保的“空调”



鑑,是古代的一种盛水的容器,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除了盛水,到了酷暑的夏季,聪明的古代人还用它来盛冰。在西安博物院展厅,这里展示了一只西安时期圆底双耳铜鑑——上林鑑。根据史料推测,这是中国最早的“空调”的雏形。


“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西安市西郊高姚村出土的窖藏文物,这批窖藏也是是目前为止西安市发现最大的一批。出土了鼎等22件精美文物。这批东西,鑑是最有特色的,在鑑的翻口处刻有铭文,上面记载,这批东西是汉代皇家上林苑使用的一些器具。”


王锋钧是西安博物院幅院长,长期从事古代器具的研究工作,他告诉记者,早期的商周的铭文会刻在器物内壁,而西汉时期的铭文主要西刻在器物的翻口的地方,上林鑑的翻口处就详细记录着重量,制作的地点,容量等重要信息。在王锋钧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上林鑑边缘刻着篆文上写着“上林铜鉴,容五石,重百廿五斤。阳朔四年五月,工周搏造。二百四十枚。第八十二。”


“汉代1石为20000毫升。五石就是十万毫升水,100公斤水,相当于能装下200瓶500毫升的纯净水,体量还是很大的。”


王锋钧说,最早,古人没有铜镜,就把鑑里盛水,代替镜子。在汉代,通常会在宫殿门口放置铜鑑,里面盛水,大臣们上朝时,通常会走到鑑前,整理好衣官,然后上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明古人很早就依靠鑑的投像原理进行照面。而后世关于鑑的成语也是层出不穷。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其实,这个鉴字是从古代的鑑演变而来。


王锋钧说,鑑除了具有储水功能,在炎热的夏季,古人还会把冰从凌室取出,防止在鑑内,起到调节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气温的功能。《周礼·天官·凌人》中载:“春始治鉴”,注中解释:“以盛冰……以御温气。”《宋书》里同样写到“启冰室,先荐寝庙,二庙夏祠用鉴盛冰,室一鉴,以御温气蝇蚋。”


上林鑑


“我们推断,到夏天,鑑一方面可以里面盛冰做空调使用,一方面,也可以把一些事物放上去,做保鲜之用。”


王锋钧说,东汉洛阳汉魏故城,出现了冰井,井里藏冰,在井口搭建凉亭,取名清凉殿,就是受西汉铜鑑和凌室的启发而修建的纳凉场所。


酥山——奢侈的“冰激凌”



公元一五五三年,意大利与法国联姻,威尼斯人利用盛大婚礼的机会,炫耀性地向西欧各国来宾展示了一种精美的冷食,是以牛奶为原料的半冰冻甜点心。客人们均未享受过如此可口惬意的好东西,啧啧夸赞,又都询问制作方法。威尼斯人顾左右而言它,不愿透露,因为他们赖此发财,故绝对保密。这种冰冻甜点心就是冰淇淋。


“其实,中国早在唐代就有冰激凌,只不过,当时还不叫冰激凌,它的名字叫酥山”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说。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墓精品壁画馆,记者见到了酥山的模样,在章怀太子墓出土的《侍女内侍图》上,图中一侍女穿翻领胡服,双手捧长方形盒子,内盛放着白色冰块状的物品,这就是酥山。


“酥,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北方的游牧民族带入中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酥有介绍,酥与我们今天的黄油和奶油相似。”


程旭副馆长说,唐代时,“酥”的吃法多种多样,有直接食用的,还有把酥加入糕点中的。酥山,是酥的一种变种,是把酥放置在冰上,还要插上花朵,彩绘等装饰物,在炎热的夏日供人食用。杜甫有诗盛赞酥山:“公子调冰水,家人雪藕丝”。


“我曾经近距离的观赏了这幅画,托盘里细致绘着冰,而从这幅画的侍女穿着可以看出,侍女们穿的半臂都是短袖,衣着单薄,可以判断是夏季,同时,前后的侍女端的都是食品之类的,判断这是一场宴会。而当时的唐代,流行吃胡食,酥又是外来的食品,这应该就是文献里记载的酥山。”


那么,唐朝的冰激凌是如何做的呢?有作品曾介绍"酥山"的大致做法:一般是由女性制作,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然后,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把甜酥“淋”成山形的造型之后,还要经冷冻定型。


到了元代,酥山改名叫冰酪,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很喜欢冰酪,将它列为宫廷消暑食品。据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了中国,忽必烈待以国宾之礼,盛宴款待,赐与冰酪。后来马可▪波罗辞归时,忽必烈特许授予冰酪制法。马可▪波罗回意大利后,把冰酪制法献给王室。国王对外秘而不宣,直到与法国联姻时,方才演出了本文开头一鸣惊人的那一幕。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