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视频 | 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三次会议 释放哪些关键信息?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2024-02-07 19:37

“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举行,舆论有两个关注点,第一是频率,第二是效率。”


连续两天,中美经贸团队展开了密集沟通。


2月5日至6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三次会议。这也是该工作组首次在中国举行面对面会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与美方简短交流。


6日,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会见了来华参加工作组第三次会议的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一行。


同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同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拉戈视频通话,就中美商贸工作组第一次副部长级会议筹备工作和双方关切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沟通。



坦诚务实 中美经济对话的“频率”和“效率”


2023年9月,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推动中美关系回暖,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加上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期间宣布成立的中美“商业问题工作组”,中美两国当前在经贸领域共有三个工作组。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看来,一系列高级别交流和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中美关系在经历波动后止跌企稳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中,沟通频率是观察中美经济领域互动的重要视角。苏晓晖指出,从去年10月2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到现在,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三个多月里已经举行了三次会议,保持着每1-2个月就沟通一次的高频率,说明双方既有沟通的需要,也有对话的动力,希望通过这一机制发挥的效能,帮助两国稳定关系、相向而行。


除了“频率”,苏晓晖还点出了另一个关键词:“效率”。中方的通报对这次会议的成果给出了四个词的评价: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相较于第一次会议的新闻稿多了一个词,那就是“务实”。两天时间里,双方围绕两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二十国集团财金合作、发展中国家债务、产业政策等多项议题展开了交流。



不过,也有西方舆论发出唱衰的声音,宣称相关机制就是“空谈馆”,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对此,苏晓晖表示,在中美各自的关切中涉及到一系列敏感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双方有共识,也会有交锋,但只要这样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对于两国的经贸关系而言就是积极、有意义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则关注到了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的沟通,他指出,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交流要放在全球大环境下去解读。


根据权威机构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下降3.1%,面临比较明显的下行压力,王浩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双方的经济合作已经超越了两国关系本身,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和影响,也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有意释放耶伦访华消息 拜登有何“私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美副财长尚博此次率队赴华,美媒还赋予其另一层意义,那就是为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今年晚些时候访问中国铺路。


近来,耶伦本人曾多次表示希望再次访华。在不久前参加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时,她提到,2024年管理对华关系的首要任务中就包括第二次访问中国的计划。她还强调,美国不想与中国“脱钩”,正努力建立“持久的沟通渠道”,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


在王浩看来,美方想通过耶伦访华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拜登政府有意继续同中国保持高层沟通,推动中美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保持稳定。


回望过去一年,中美关系经历曲折,后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呈现止跌企稳势头。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会晤,在政治外交、经贸金融、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和成果。此后,两国各领域交往加速推进:两军恢复沟通对话、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人工智能政府对话机制列上日程等等。


进入2024年,中美也继续保持频繁互动的态势。在战略沟通层面,1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会晤,双方的沟通“坦诚、实质性、富有成果”;在金融领域,中美金融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已经举行;在农业领域,中美农业部长在华盛顿共同主持召开了中美农业联委会第七次会议,重启中美农业合作机制;在气候和禁毒领域,双方也在积极建立合作沟通新渠道。


苏晓晖指出,种种迹象表明,双方正努力抓住时机,从建立和恢复沟通对话开始,从具体事情做起,朝着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指明的正确方向前进。



当然,随着美国大选初选开启,拜登政府在对外交往中也难掩私心,期望通过中美在经济方面的沟通向国内释放信息,即政府正在为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努力,借此给自己的政绩增添一个加分项。


美对华态度“冷暖交织”究竟是何逻辑?


不过,在中美两国政府间对话、民间交往升温回暖的同时,美方依然在一些问题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从去年12月美国出台新一轮对台军售,执意通过并签署包含涉华消极内容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到今年1月,美国国务院就中国台湾地区选举发表声明,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美国从未停止打“台湾牌”。


在科技经贸领域,美方也仍在加高加固“小院高墙”,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合作,包括去年12月将13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今年1月又将10余家中国芯片或科技企业列入投资“黑名单”等。


最近,美方还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电动车出口。日前,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一场讨论上,雷蒙多渲染中国电动汽车“对美国构成重大国家安全风险”,拜登政府也被曝出正在“斟酌”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加征关税。



一边口头说合作,一边又渲染威胁,该如何理解美方的逻辑?王浩分析认为,最近几年美国对华政策表现出了所谓的“新两手”,即一方面不断强化对华竞争,另一方面又致力于管控这种竞争,“相较于过去的‘老两手’,即‘接触中国’加‘防范中国’,‘新两手’反映出美国整体的对华政策思路变成了加大力度打压中国崛起,但又不希望这种遏制和打压失控,危及美国自身利益。因此可以看到,美方一系列做法在实践中充满了矛盾性,也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多麻烦”,王浩表示。


苏晓晖也指出,近年来,中美在贸易关税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再加上美国单方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使双方许多领域的合作出现了相当多的矛盾和摩擦,严重阻碍了双边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对美国经济也造成了反噬,中方对此已多次作出提醒。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如何落实“旧金山愿景”?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双方应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临下,求同存异而不是突出分歧,切实尊重而不是损害对方核心利益,共同致力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构建中美两国正确相处之道。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