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视频 | 10公里河段建7座小水电站 谁为生态把关?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12-11 15:29

因“天下黄河贵德清”而闻名的青海贵德,近日因小水电站无序过度开发,出现在了生态环境部的通报名单中。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在流经该县的黄河一级支流尕让河上,短短10公里的河段竟然修建了7座引水式小水电站,其中6座仍在运营。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水量就不大的尕让河枯水明显,个别河段甚至干涸,而小水电站的引水渠内却水量“充盈”,导致生态流量泄放不够等环保问题。调查还显示,这些小水电站平均装机不足150千瓦,2022年营业额多在10万元左右,年纳税额多数未达1000元。部分水电站经营者为堆砌拦水坝、引水渠而大范围开挖河道,导致有些河道几乎被“翻耕”,还有部分引水渠阻断甚至横跨河道,不仅严重破坏自然生境,还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



然而,尕让河上小水电站的无序过度修建,只是冰山一角。


此次环保督查显示,早从2017年起,中央环保部门就要求青海对辖区内小水电站的无序过度修建进行整治。去年4月,青海省制定方案,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进行“一站一策”的清理整改,但截至此次督察时,64座列入“退出类”的小水电站中,仍有23座没有完成退出方案。


比如,同样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的湟水,也因小水电站的无序多度修建而陷入生态困境。根据青海省去年4月提出的要求,应当在今年6月底之前严格落实恢复河道连通、实施增殖放流等要求,但是涉及的两个县中,湟源县在整改方案中队相关措施只字未提,大通县虽在整改方案中称已严格落实、实际却未执行,主打一个“动口不动手”。



此次环保督察还发现,海东市部分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监控乱象丛生,有关部门监管流于形式,对存在的问题不管不问;富民一级、鼎盛水电站等未经水利部门同意,擅自在河道内用砂石堆坝,拦水引流发电,造成部分河段出现脱水现象。



我国通常将装机容量25000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称为小水电。小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很多偏远村庄带去光明。但是,如果无序过度修建,就会带来生态问题。审计署在2018年公布的审计结果就显示,截至2017年底,就有8个省的930座小水电站,未经环评即开工建设。过度开发导致相关的333条河流出现了断流,断流总长达1017公里。


环保专家指出,小水电站的无序过度投用,短时间内一般会导致树木被大量砍伐、鱼虾数量减少。从长时间来看,容易加剧生产生态用水矛盾、损害河湖生态功能。尤其是在较短河道上密集开发的梯级水电站,危害更大。它相当于把鱼类阻隔在一段段串联的封闭水体中。其中只要有一个水电站生态补偿措施不到位,这一区域的鱼类就会失去繁殖的机会,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在该区域消失。


小水电站的整治,从2017年起被列入中央环保督察项目,但从多年实践来看,比较耗时耗力,难以一步到位。有业内人士分析,小水电站是由地方政府、集体、个人出资兴建与经营管理,其退出和整改需要大量资金,一些业主因此有抵触情绪,拖延甚至拒不整改。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看来,此次被曝光的案例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地政府对中央督察的重视不够,在整改落实方面存在形式主义、欺上瞒下等问题。事实上,相比一些小煤矿而言,小水电站的无序开发更容易发现和监督。无论是人工的巡查,卫星的遥感监测,还是发电上网的数据,都是有效的监察手段。但是当地在接到督查整改要求后却依然故我,要么对整改方案只字不提,要么制订了方案却不去落实,只能说明他们对于中央焕波督查发现的问题不够重视,甚至也感受不到督查整改带来的压力。同时,小水电站的规划、审批、建设和运营,可能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纠葛,如果部分官员充当了利益集团的保护伞,也有可能使得整改工作久拖不决。


马亮同时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头”“尾”两端同时发力。在“头”部,也就是小水电站项目的规划审批阶段,就要在综合考虑民生、经济、环保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在“尾”部,也就是小水电站建成或投入运营之后,要加大监管和惩戒力度,尤其要强化中央环保督查的权威性。对于中央环保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坚决摒弃保护主义、加大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不能出现“中央高高举起、地方轻轻放下”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不予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地方,要一查到底,并对相关领导干部进行严厉问责,这样才能扼杀勾结包庇之风,让生态环境不被个人利益绑架。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翟静 游玮)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