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视频 | 姗姗来迟 伯恩斯会给中美关系铺路还是添堵?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2021-12-17 18:27

美国驻华大使职位的空缺终于填上了!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75票赞成、18票反对的票数,通过了尼古拉斯·伯恩斯的提名,他将宣誓成为中美建交以来第十三任驻华大使。


当天,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副主席里施表示,“正如我们目前所知,我们和中国之间存在很多问题,而伯恩斯大使无疑是将为我们披荆斩棘的人”。



这道“填空题” 美国为何做了这么久?


在此之前,美国驻华大使一职,已经空缺了一年有余。直到今年8月20日,拜登提名伯恩斯担任这一职务,但此后,针对这项提名的表决工作迟迟未能推进。


为何美方所有反华议程都推进得异常迅速,但到了与华对话合作的议题上就要犯“拖延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是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既想咄咄逼人、保持优势地位,同时又有些瞻前顾后,驻华大使任命的滞后,也反映出美方对这一职位的‘慎重’”。


此外,部分美国政客出于党派和团体利益横加阻挠,也导致伯恩斯的任命一拖再拖。苏晓晖指出,75:18的投票结果,说明这并非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但根据美媒的报道,卢比奥等反华议员曾以伯恩斯“不能充分理解中国构成的威胁”等理由,引用“国会议事规则”,搁置参议院为核准伯恩斯出任新驻华大使进行表决。这一方面显示出美国政治仍然处在极不稳定、不可预测的状态中,另一方面也预示了伯恩斯未来处理对华事务时可能遭到来自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



为何是伯恩斯?


和前几任驻华大使相比,伯恩斯履历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职业外交官。现年65岁的伯恩斯为美国政府工作了27年,曾在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任职,担任过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驻希腊大使、驻北约大使,也是小布什政府时期伊朗核问题谈判的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外交经验丰富。因此,尽管伯恩斯并非中国政策专家,但其外交能力和对外交机制的深刻理解,成为他竞争驻华大使这一职位的加分项。


此外,伯恩斯与拜登身边的多名核心人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以及总统气候特使克里。在拜登竞选初期,伯恩斯早早就被其招致麾下,成为他的外交政策顾问。


拜登与伯恩斯


“在美国的关系网比拥有中国经验更重要!”美国前驻华大使博卡斯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伯恩斯获得这一职位的关键原因,是他和拜登、布林肯、沙利文等人之间彼此充分了解。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眀昊指出,这使伯恩斯对美国最高层处理外交事务的行为模式、协调方式、政治偏好等有着直观而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与“一把手”以及总统身边最重要的人物打交道。“眼下中美关系正处于激烈竞争、高度紧张的阶段,选择伯恩斯,也显示白宫希望使用更加清晰的外交信号传递信息,以专业性方式而非‘政治家模式’处理两国间的难题和突发事件。”赵明昊说道。


苏晓晖则认为,作为一名资深外交官,伯恩斯在技术层面比较成熟,到北京后能比较好地反映中方的意见。更何况,美国驻华大使这一职位已经史无前例地空缺了14个月之久,中美之间急需经验丰富的“外交纽带”进行衔接,在危机发生时起到迅速沟通和达成缓解的作用,防止误判。


他会是一个怎样的驻华大使?


尽管伯恩斯此前外交生涯的关键词里并不包括“中国”,但最近几年,他经常在媒体上公开表达对中国的看法。去年3月,伯恩斯在作客《哈佛杂志》播客节目时表示,美国必须在贸易上与中国竞争,但双方也应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展开合作,合作和竞争应达成平衡,并且两国必须要避免战争。



今年2月接受CNN采访时,他又提出,中美关系进入了“强竞争模式”,在贸易领域,美国应该联合欧盟、日本等盟友,要求中国“遵守贸易规则”,并强调美国不能把印太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让给中国。伯恩斯当时给出的方案是,一方面保持与中国的接触对话,另一方面和盟友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对华施压。舆论指出,伯恩斯的立场,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贸易代表戴琪等拜登政府官员就中国政策的表态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10月20日,伯恩斯在出席事关自己“上岗资格”的国会听证会时,在一系列对华政策表述上展现出了强硬态度,指责中国是所谓“最大安全威胁”,并在涉台、涉疆、涉藏等问题上放了不少狠话,例如“美方不能在台湾议题上信任中国大陆”、“美方的责任在于帮助台湾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等。有美媒分析道,作为谙熟华府权力机器的“老江湖”,伯恩斯的“强硬表演”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顺利获得提名认证,事实上,他当天的表现,也确实赢得了共和党、民主党议员的“一致赞赏”。


赵眀昊认为,拜登任用伯恩斯,是希望借此进一步落实美国对华“长期性、战略性竞争”、“激烈竞争”、“负责任竞争”等核心政策理念。



苏晓晖对此也表示赞同,她指出,伯恩斯手里拿的这套“对华剧本”,和拜登政府核心团队如出一辙,未来,他大概率会扮演一个“忠实的执行者”,而在“政策倡议”方面,无论从其主观能动性,还是客观条件来说,留给他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并不是很大,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和制定,更多仍将来自于高层,尤其是最高层。


苏晓晖进一步强调,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时刻,伯恩斯所面对的挑战将远远超出其前任,他究竟能在两国之间起到多大的“润滑”作用,恐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而对于中方来说,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将是同美方打交道时不会改变的底线和“红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