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7″

视频 | 国产新冠疫苗集体亮相 透露哪些重要信息?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9-08 00:01:55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入“加速跑”阶段。


正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实物首次公开亮相,引发关注。


目前,这几款疫苗均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最快有望今年年底上市。



为何灭活疫苗走在了前面?


中国生物总法律顾问周颂在服贸会上介绍,所谓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坚持病毒的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五条技术路线并行,以此来提升疫苗研发的效率。


此次灭活疫苗为何冲到了最前面成为主力军?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解析,灭活疫苗是疫苗研发的传统路径,技术研发条件相对成熟。



病毒变异后疫苗会白打吗?


而除了上述的灭活疫苗外,由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也正在有序推进Ⅲ期临床试验。


针对公众最关心的上市时间,陈薇院士表示,这款重组新冠疫苗,一旦三期临床试验达到相关要求,就可以进入大规模生产。


至于大家担心的病毒变异,会导致疫苗白打的问题,陈薇院士也做出了解答,虽然这款重组新冠疫苗今年3月就进入研发,但作为基因工程疫苗,做疫苗最有用的那一段基因已经被找到。从生物信息学提供的数据来看,这一段基因发生变化的几率比较低,而且也在相对较远的位置。可以说,疫苗对已经发生变异的新冠病毒覆盖度不存在问题。



自从香港8月24日报告,确诊全球首例感染新冠病毒康复者再次被感染的病例后,荷兰、比利时、厄瓜多尔等地都发现二次感染病例。


新冠疫苗的出现,会给我们带来多久的防护至关重要。


陈铮鸣表示,首先,二次感染会不会发展为普遍情况,还需要观察。一般情况下,疫苗保护时间至少可维持4至6个月,而除了抗体免疫外,细胞免疫时间其实相对更长。而针对上述提到的病毒变异,疫苗还可以起到交叉免疫的作用,往往可以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增强效能从而应对变异。


警惕全球疫苗分配不均引发人道危机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700万例,每天新增病例接近20万。可以说,全世界都在期待救命疫苗的问世。伴随着疫苗的研发逼近冲刺,如何加强全球合作,保证疫苗公平分配也成为焦点。


目前,在全球8个进入临床三期试验的疫苗中,有4个来自中国。由于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比较好,相关疫苗的临床试验,都通过国际合作展开。像中国生物就选择了阿联酋等10个国家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科兴生物已经在巴西、印尼试验,后续还将在土耳其、孟加拉国等开展。



这种合作模式,让一些疫情严重,但自身疫苗研发能力相对不足的国家,有望在第一时间获得疫苗。不过,在这样的一场全球"战疫"中,也出现了少数大国抢先布局疫苗预购,试图通过政府垄断初始疫苗供应的苗头。


陈铮鸣分析,按照目前的临床试验进度,今年年底疫苗大规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除了短期内会有供应不足的情况外,如何分配、如何做到全面覆盖,都是接种工作即将面临的挑战。


疫苗的种类、运输储藏条件必然会导致在一些医疗技术相对较差的国家和地区接种难度较大。而即使在资源比较丰富的发达国家,或是在中国,疫苗产能不是问题,但广泛接种所带来的挑战也会非常大。陈铮鸣建议一旦疫苗上市后,应当从重点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教师这样的高危职业开始接种,做到接种工作有的放矢、有序推进。


陈铮鸣认为,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大规模生产,且生产能力非常强,一两年内疫苗可能会产生过剩情况也非常值得警惕的。



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抗疫最大合力


为了避免疫苗成为富裕国家的垄断品,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国际组织也推出一项"新冠疫苗全球获得机制",希望通过投资多种疫苗,以团购形式,让疫苗能够惠及全球所有国家中最急需的特定人群。


而中国也一直强调,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陈铮鸣表示,中国在疫苗研发上对国际合作的坚持,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除此之外,在具体的考核上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


目前,疫苗进入第Ⅲ期临床试验,试验必须在有疫情的国家进行。另外,不同的人群其感染的风险、对疫苗的反应情况,都有可能不一样,所以一种疫苗要在全球广泛使用,最好有不同人群的第一手临床科研数据。因此,在全球同时开展,可以更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董亚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