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历时八年,终于签署!RCEP谈判难点在哪里?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1-16 09:08
2012年11月,在第21届东盟峰会上,RCEP谈判正式启动,谈判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次年,16个参与国进入正式谈判,并提出在2015年年底前结束谈判的目标。七年间,经过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正式谈判,但结束实质性谈判的期限,因故多次推迟,直到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宣布RCEP主体谈判完成,除印度因"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暂时退出协定外,其余15国均同意RCEP的现有条款。根据规定,RCEP协定签署后,所有参与国必须在两年内完成批准程序,协定才会正式生效。
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2020年11月15日举行,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
最初16国提出的目标是在2015年年底前结束RCEP谈判,但时间被不断推迟,最终耗时8年,谈判难点在哪里?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群表示,因为从RCEP成员来看的话,这里面既有发达经济体,然后又有发展中经济体,还有一些这个欠发达的经济体。所以说在这个参与各方的话,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是有非常大的差异。
各方通过谈判,希望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这样的一个协定的过程中,可能谈判参与方更多关注是自己的脆弱点。由于各个国家在自己的产业布局上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像印度,印度制造业的能力是非常弱的,但服务业水平是非常高的。所以印度希望能够最大限度来提高服务行业的开放水平,同时又希望能够最小限度开放商品市场。比如韩国和日本,特别希望自己农业部门能够得到保护。而我们则希望我们的服务业能够逐步开放。所以由于各方的利益诉求不同,在相关议题上,由于偏好分歧,导致相互拉扯,所以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