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120分离非急救业务 病人回家将可预约订车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董路翔

2016-12-20 13:30:00


根据上海市卫计委、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引发的《关于完善本市院前急救体系分类救护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在明确界定急救业务和非急救业务服务范围基础上,在急救业务领域,引入急救优先分级调度机制,开展急救业务的分层救护,优先确保危及生命的急救服务,实现急救业务的精细化运作,保障群众基本急救需求;在非急救业务领域,在院前急救机构内部建立相对独立、专门承接非急救业务的职能部门,同步探索非急救业务的社会化运作,满足市民多元化服务需求,提升急救资源整体利用效率。2017年前,实现急救业务的分层救护和非急救业务的相对剥离。条件成熟时,逐步实现非急救业务的完全剥离。

非急救业务将设立独立的呼叫中心


《意见》的细则明确界定了非急救业务是指,由医疗机构送至非医疗机构,需要特殊车辆进行转运且不需要任何医疗行为的相关业务。这就明确了实际需求中此项服务是将病人从医院送回至家中,其他服务不在此范围内。根据《意见》相关细则,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也正在抓紧建设实施配套的人员、车辆、服务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包含在郊区在内的全上海2015年全年共出车67.5万辆次,其中出院回家的出车辆约占20%。除了出院回家之外还有类似转运到其他医疗机构、搬运等一些不需要医疗措施的非急救服务。以往这些非急救业务都是由市民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预约,一方面等待时间长,另一方面这些非急救的业务还是由空余时段的救护车来完成,最终占用的还是真正需要急救的资源,这让本来就不堪重负的急救资源更加紧张。因为等待时间长、缺乏制度上的配套,很多外地就医的病人需要回家的业务甚至让黑120钻了空子。


为了更高效率的利用现有资源并保证非急救业务的安全性,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将设立独立的承运车辆、独立的担架员,和独立的电话呼叫系统,以及标准的服务规范。为了统一非急救业务,承担非急救的车辆也不再享有道路优先通行的权利,车身也不得喷涂“120”、“急救中心”“红十字”等字样,而是标明“非急救转运”字样,以区别现有的急救车辆。此外,为了确保安全,车内依然会配备专业的搬运设备以及医用氧气瓶等必要设施,而不再配备医生护士和抢救设备的资源。对于上岗的担架员、司机等工作人员依然需要在上岗前由急救中心进行为期40个学时的专业培训。记者从“上海120”微信公众号中了解到,非急救业务的出发地只能为医院,而到达地也只能选择居民区。这也明确限定了此项服务的地点是由医疗机构到病人住所。除了可以微信公众号预约外,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也将完善电子支付、服务评价等平台建设。


开通非急救业务平台后,出院回家等非急救业务将被逐步分离出去。急救车被分为“急救型”和“非急救型”,以“解放”出大量的急救资源。同时由于实行事先预约,非抢救的救护车可以合理安排转运时间和路线,在同等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转运任务,提高效率。相关后续进展看看新闻Knews记者将持续关注。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