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视频 | 中国假肢装配第一人:时代在变,匠心和爱心不变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聪 摄像 李响

2019-12-03 17:12

自1986年进入上海民政局下属的上海假肢厂工作,吕永兵在假肢行业耕耘了33年。他平均一天能装配一个假肢,到现在为止,已帮助近万人重新回归社会。今年,他还获得了“上海工匠”的荣誉称号。


蹲着工作是常态 平均一天装一条假肢


“我们这个行业,是“请安”服务。患者来了,你先“请安”,因为要蹲着给他装配调整。”作为一名假肢行业的高级技工,吕永兵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今年54岁的他,体态却显得很年轻,看上去像是40多岁的样子。他笑道,这也许和职业有关:“毕竟长期蹲着,不容易长小肚腩。”


吕永兵蹲着为患者装配假肢


制作一条假肢,最为关键的就是“接受腔”的制作。“接受腔”是截肢者身体和假肢之间直接的连接体,承担着悬吊、承重、控制等重要功能。“接受腔”的制作工艺,是衡量一条假肢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


假肢“接受腔”


由于“接受腔”连接着身体,而每个肢残患者身体的缺口各不一样,因此所有“接受腔”,都要进行严格的度身定做。“这就像你买一双鞋子,你这个鞋子材料再好,功能再多,但要是不合脚,或者里面有石子,那你再高级的鞋子,也是废品。”每个“接受腔”,吕永兵都会反复打磨,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个是要陪伴患者很久的,不能草草了事,我们要把它当成工艺品来打磨。”


假肢的制作从量尺寸开始,接着要进行磨具制作、打磨调整、装配等步骤。不了解行道的人,会觉得做这个工作,只要细致一点就可以了。吕永兵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其实不然:“假肢制作师是一个非常考验综合能力的职业,你要有良好的生理知识基础,要了解人体的肌肉分布、血管走向。在制作过程中,要观察身体的受力点、要考虑到接触面是否会挤压到血管,还要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等等。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再去制作的。要是患者装了不合适的假肢,引起一些其它毛病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家离工作地点比较近,吕永兵双休日也会来到工作室,埋头工作。“周六周日,厂里比较清净,能够静得下心。”而他平日的业余时间,也几乎都是用来啃专业书籍,或者阅读专业期刊,了解国际假肢行业的最新动态。


吕永兵在制作假肢


情系偏远地区 长期带队帮助困难群众


上海作为云南省的对口支援城市,在1999年展开了云南省文山州因战致残人员的假肢安装项目。该援助项目伊始,吕永兵就成为实施的具体执行者。“那里曾是地雷区,当地的肢残人员比例比较高,最典型的是一个村子里,90个人只有89条腿。”初到文山州,吕永兵看到眼前的景象,内心触动很大。


帮扶工作之前,云南文山肢残患者


“因为地方财政和个人家庭条件的原因,很多人装不起假肢,他就弄个竹筒,竹筒底下垫一块皮,把腿伸直,裹一块布,塞在里面,一天下来,基本里面都是血肉模糊的。”这样的景象令吕永兵感到心痛,也坚定了他服务好山区的决心。


在帮扶工作中,项目团队提出了一个口号:“安装一个假肢,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因为肢残群体中,年轻劳动力居多,他们活跃在社会环境之中,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却也是承担伤害的高风险群体。他们的受伤,对家庭而言是毁灭性打击。如果假肢的安装能使他们重新回到原先的生活状态,那这无疑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


“和上海的假肢使用情况不同,他们要走崎岖山路,种的田又多是水田,高强度的劳作加之假肢使用环境的恶劣,使得这一地区的肢残患者的要求区别于一般的截肢患者。”


吕永兵仔细观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当地因战致残人员对于假肢安装的合理需求,与当地民政部门沟通协调,在确定具体服务对象后,不厌其烦地把解决问题方案细化。“这个项目到现在已经20年了,累计下来,给当地人装上的假肢估计有三四千件,看到他们能够回归正常生活,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心里是非常开心的。”


上海假肢厂员工为患者装配假肢


多年以来,凭着对肢残患者的爱心和责任心,对业务不断钻研、精益求精、全身心投入,吕永兵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民政行业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获得全国民政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近日,经过层层选拔、激烈角逐,2019年“上海工匠”正式揭晓,吕永兵名列其中。


时代在变 匠心和爱心不变


我国现代假肢装配制作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吕永兵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市面上的进口产品还是占了相当部分。“当初我们只知道进口,什么东西都是国外进来。基础理论也是从国外学的。”


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如今,中国已实现自主生产假肢配件,并出口到国外。“现在基础研究也不落后,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些名校,都在有项目进行,对标的都是国际最先进的标准,甚至超过它。”


说起这些,吕永兵颇感欣慰。在他刚入行时,像他这样的假肢装配技术人员,全国仅有数百人,完全不能满足当时的伤残群体需求。


如今在全国,这样的技术人员已经发展到了六千多人。“以前出去开会,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很低的,难以有创新,现在出去开会,都是硕士生、博士生,你心里就觉得,这个行业未来有希望了。”


国产假肢新科技


吕永兵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未来,假肢的制作和装配将会有重大的改革。三维扫描、CAD建模、3D打印等技术将会成为行业的主流技术,并逐步取代现有的手工制作。“但无论你科技手段怎么先进,两样东西你依旧不能少,爱心和匠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施聪 摄像:李响 实习编辑:霍慧娴)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