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武汉疫情防控“应收尽收”总攻:方舱陆续收满,社区出现转机

时讯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赵思维  罗梓晗  

2020-02-10 13:37:45

俗话说,过完十五过完年。但2020年的农历新年,无人过年,集体过“关”。


2月9日,正月十六,蔡卫琳突然意识到,她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在电话里听到社区居民反映自己出现发热症状的消息了。作为武汉市基层社区的负责人,她察觉到了一丝转机。


江汉方舱医院外。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武汉已不知不觉“封城”19天。元宵节过后,这场旷日持久的防疫攻坚战也将迈入新的阶段,“应收尽收”成为关键。


记者2月9日在武汉一线多点直击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等收治工作,联动这座城市每个系统的链条已经逐步串起,刻不容缓的防疫行动在多面展开。


转运重症患者病情稳定


2月8日,元宵节,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并于当晚完成首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收治工作。


9日上午,记者探访发现,医院建设现场,塑料隔板将已经完工交付的部分隔开,收治病人的区域与还在施工的区域已划分开来。一边是工人抓紧作业,完成工程收尾,一边是患者接受治疗,现场管控严格,整体秩序井然。


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此次负责接管雷神山和医院的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据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透露,此次接管任务是临时接到的通知,8日晚,雷神山医院就开始收治首批35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9日努力将已交付的剩余床位收满。


按照官方公布的信息,武汉雷神山医院整体参照战地医院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28亩,建筑面积7.99万平方米。正式使用后,可提供1600张床位,全部用于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已转来的患者目前病情都很稳定。”王行环口罩上透露出的是坚毅的眼神,他告诉记者,之前中南医院在治疗重症患者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加上国家和医院都有诊治指南,这些指南在救治中都将得以使用。


多个方舱医院陆续收满


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陆续交付使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用医疗资源逐步扩容。而更广的扩容面,来自基数更大的轻症患者。


9日晚,记者来到了位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江汉方舱医院。医院内部,病患所在区域和医护所在区域用一块塑料板隔离开。


江汉方舱医院。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江汉方舱医院负责人孙晖表示,江汉方舱医院的总体容量是近1600张,从目前来说剩余容量不多,还剩下二三十张床位,预计在9日晚全部收满。目前,这里都是按照要求收治轻症患者。


据孙晖介绍,江汉方舱医院目前共有医护人员108名,针对患者产生的恐慌、畏惧心理,医院成立了心理疏导组,通过热线、网络来对患者进行实施心理疏导。此外,在方舱医院内还有一些社会捐赠的图书,以期达到舒缓紧张的效果。


江汉方舱医院内部。澎湃新闻记者 郑朝渊 图


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也有1500余张床蓄势待发。


作为支援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医疗队之一,上海东方医院为其搭起25顶帐篷,用于医护人员办公。该医院副院长雷撼告诉记者,9日的武汉客厅A厅已经是收满状态,B厅从9日下午两点左右开始收治的,要求当天晚上收满。


这样紧张的收治转运场景,在武汉多家方舱医院上演。


基层社区见到转机


行动源于指令,带来实效。


新华社2月8日消息,连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导督导湖北省、武汉市刻不容缓依法采取果断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2月7日,湖北省委书记、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蒋超良在武汉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将确诊患者、疑似患者集中隔离收治作为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有数据显示,中央指导组陆续从全国调集100余支队伍1.1万余名优秀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统筹调配使用各方面医疗资源、医用物资,最大限度提高运转救治效率。改造、扩容武汉协和、同济、人民等3家定点医院,集中优势力量救治重症患者。


此外,中央紧急调集20支国家医学救援队,较短时间内建成有4000张床位的3所“方舱医院”,集中收治轻症患者。加快征用宾馆、培训中心以及党校、高校宿舍等作为集中收治隔离场所,增配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富豪社区副主任蔡卫琳。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应收尽收”给繁复的社区防控工作带来了转机。


2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江汉区的马场角横路的富豪社区服务站二楼,从1月23日起接到命令以来,该社区的工作人员放弃休假投入社区防控攻坚战中。


这个拥有6000余户、19000余人的社区中,有21人确诊新冠肺炎,不少人都已住进方舱医院。富豪社区副主任蔡卫琳表示,防疫初期,她一天要接数十通电话。这两天,她已经没有接到一通新增的发热居民的电话了。


对基层社区来说,“应收尽收”是最大愿望。“如果医院有床位,我们都希望患者可以尽快住院。”蔡卫琳说。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